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ID:56641349

大小:2.06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0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认识虚实像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照相机模型,学生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2)学生主动观察,能利用自身经验综合分析问题,发展观察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2)通过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激发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教学重点】1.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认识同一透镜在物

2、距不同时成像不同。2.认识虚实像的不同。【教学难点】1.虚像的成像原理。【教学用具】教师准备: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学生准备:1. 全班分为四组,收集有关生活 学习和生产中用到的透镜的资料。2.组织每一组事先按课本P94“想想做做”制作模型照相机,3.上课前每四人发一放大镜,【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本环节目标分析:导语:同学们,“镜头”留下美景,同时也记录了世界。请同学们欣赏“镜头之美”:学生欣赏同时

3、引发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交流、讨论,可能有提出以下物品: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生活经验二、新课讲授:本环节目标分析:目标一、认识照相机的成像特点;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照相机成像特点认知序列1.激发学生对照相机的研究的热情,寻找学生的关注点2.介绍照相机的结构为制作简单相机左准备3.制作简单的相机,通过制作来认识照相机的原理(设计意图:通过欣赏镜头美景和摄像机记录的精彩瞬间,让欣赏感受透镜在生活中的价值,由此激发学习热情。)导语:同学们,节日家人团聚或

4、外出旅游,总要用照相机拍照留纪念。你们想了解照相机吗?又想了解它的那些知识?一、照相机(教师利用视频介绍照相机的结构)1.介绍照相机:①用课件展示照相机,介绍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圈控制进光量,快门控制胶卷什么时候感光….②介绍照相机如何成像,以及如何冲印照片?教师:同学们看,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那么在胶卷上会成一个像。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相

5、片。(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结构使学生了解照相机成像的过程,为理解原理做好铺垫。)2.制作模型照相机:首先,请同学们利用手头的器材制作简易的照相机。其次,模拟照相机成像。以小组为单位,调试模拟照相机,步骤:(学生对照相机、摄影机和摄像头,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并对它们会产生以下疑问?[生甲]我很想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像?[生乙]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生丙]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生丁]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照全景和不是全景的像?………(注:学生可以自主讨论完成一些疑问)。行为认识照相机的主要构造1.镜

6、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胶片:相当于光屏。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学生思考学生理解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像。学生们兴趣很浓、相互讨论、研究方案.4.通过自制相机来研究照相机的成像特点这为学生理解像的特征,提供了丰富的直观经验。(在此处强调距离的变化对图像的影响,为第三节左铺垫)5.通过视频讲解,理解为什么取景框看到的是正立的像;并进一步了解现代的数码科技目标二、认识投影仪的成像特点;培养学生

7、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投影仪成像特点的认识序列:1.1)镜头对准窗外远处景物,调节相机,直到在半透明纸上得到一清晰的像,观察像的特点。(2)探究:从拍摄远处景物到近处景物,应如何调节透镜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纸上的像如何改变?(注:此处只重过程方法,不重结论)(设计意图:通过制作简单照相机,不仅使学生理解其原理;同时为认识成像特点奠定基础。)3.探讨照相机的成像特点:(教师问)同学们,,请总结一下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强调物距大于像距)由于学生,通过自制照相机的成像观察实验,以及你们的生活经

8、验。他们对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很理解。4.照相机的拓展认识:(1)从照相机取景框上看到的像为什么是正立的像?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光路,理解取景框成正立的像。(2)认识摄像机、摄像头的成像特点和数码相机。(教师播放《照相机的发展简史》使学生对数码相机有初步的认识)二、投影仪首先,请学生观察投影仪的构造,找到凸透镜镜头,投影片通过镜头成像。方案:用两个粗细相近的长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在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明塑料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