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的分类教案 苏教版.doc

八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的分类教案 苏教版.doc

ID:56645258

大小:8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01

八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的分类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的分类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的分类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的分类教案 苏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的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说明生物分类的依据。难点: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三、教学方法:教授法、多媒体演示法、讨论法四、学时安排:1学时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师: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经过漫长的演化孕育了生命。从冰封的北极雪原到炎热的赤道丛林,从喜马拉雅山之巅到大西洋的深层海底,地球上到处充满着生命,展示着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师: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现存的生物估计至少有400万种,已经绝

2、灭的种类更多,那么我们将如何来识别、利用和保护它们呢?生:对生物进行分类。师:你们说得很对。这一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生物的分类”。在生物分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生物间的“异”来加以区分,根据生物间的“同”来加以合并。在这一节里我们要学习的目标是:[多媒体演示稿]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师:我们先看两张图片。[多媒体演示稿]昆虫标本师: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要对昆虫进行标号,目的是什么。生:便于识别和分类。师:那么,分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生阅读]

3、课本内容“一、生物分类的依据”生:对生物进行分类的目的是有利于人们认识和研究它们。[多媒体演示稿]生物的类群师:根据教科书上的图,说出生物应该分为几个类群。生:植物、动物、微生物。师:根据教科书上的图,说说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生: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亲疏远近的关系等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例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师:很好,谁还有不同意见?生:有,生物分为五界系统,包括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界、植物界、动物

4、界。师:让我们看一段文字和图片。[多媒体演示稿]课外阅读“生物的分类”师:归纳生物分类的依据等。“五界系统”是一种分类学说,现在还有人认为应该在五界系统的基础上,再加上“病毒界”,成为“六界系统”。将来如果有同学感兴趣可以参与生物分类的研究。[多媒体演示稿]生物分类等级示意图分4人小组进行讨论:(1)猫、虎、豹、狼、狗五种动物间有什么共同特征?(2)根据相似程度的不同,它们分为几大类?(3)图示中的分类等级如何准确地表述?(4)尝试根据图示给五种动物报“户口”。(5)完成人、猩猩分类等级的表述。(6)描述种的

5、概念、种的基本特征。(7)根据分类单位中的相互关系,对它们间的亲缘关系加以区别。师:哪一个小组讨论好了?请谈谈你们的看法。生:(一组)我回答前三个问题,行吗?(教师:好的)答:①这五种动物外表很相似,它们都喜欢食肉,都属于食肉目。②根据相似程度的不同分为三大类(猫、豹、犬属)。③图示中分为七个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师:你回答的很正确,谁来给图中五种动物报“户口”?(生:笑)。生:(二组)我来回答。猫为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猫属;豹、虎为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狗、狼为哺乳纲、食

6、肉目、犬科、犬属。师:谁来报人和猩猩的“户口”?生:(摇头)不知道。[多媒体演示稿]生物分类的等级示意图,设计动画打出:哺乳纲、灵长目、类人猿科。生:啊!(惊讶)生:我来回答第6个问题。种,又叫物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特征有三:①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相似;②生态分布基本相同;③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师:打出[多媒体演示稿]思维拓展2。你们支持哪种观点?要陈述理由!生:(各不相同)第1组同意第一种看法,第2、3组大多同意第二种看法。师:让我们仔细讨论一下。[多媒体演示稿]

7、种的概念、特征生:噢![多媒体演示稿]生物的分类板书(全部)教师小结:生物分类系统的主要级别是种、属、科、目、纲、门、界。种是基本单元,界是最大单元。随着生物科学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位,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等。板书:第四节生物的分类一、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二、生物分类的等级(7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三、种又称物种,相互之间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