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设计文章.doc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设计文章.doc

ID:56652141

大小:81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7-01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设计文章.doc_第1页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设计文章.doc_第2页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设计文章.doc_第3页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设计文章.doc_第4页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设计文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设计文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摘要本设计以程控增益衰减器TLV5616为核心,通过单片机STC89C52控制各模块,实现电压增益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在2Vpp基本恒定,并且通过程序设定使输出电压在1-3Vpp围可变。系统由五个模块组成:信号调理模块,程控增益衰减器模块,放大器模块,峰值检测模块,控制与显示模块。将输入信号通过信号调理电路送入程控增益衰减器,然后再将信号按要求放大输出,通过峰值检测电路检测输入TLV5616的电压情况,并送给STC89C52单片机采样。此时,经过单片机的控制处理后,再与理想输出信号数值进行比较,若有偏差,则通过程序设定调整TLV5

2、616的增益控制电压,调整放大倍数,从而实现信号的稳定输出。关键词:TLV5616;STC89C51;程控增益衰减器;峰值检测..目录1方案论证与比较11.1信号调理模块方案11.2程控增益衰减模块方案11.3放大器模块方案11.4峰值检测模块方案11.5控制与显示模块方案12理论分析与计算12.1前级信号调理12.2程控增益衰减器12.3放大器12.4峰值检测12.5控制器13系统硬件设计13.1总体设计思路13.2总体电路设计14系统软件设计15系统调试与误差分析15.1测试仪器15.2测试结果及分析16总结1参考文献1..1

3、方案论证与比较1.1信号调理模块方案方案一:由TLV5616的使用手册可得,其最大输入参考电压VREF为2.25V,故采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0.1V-5VVpp的正弦信号,再通过两级反向比例电路使输出电压小于2.25V。如图1.1a所示。图1.1a反向比例调理电路方案二:由于TLV5616的输入参考电压VREF不能为负值,故在电路输入端进行直流偏置,产生一个3V左右的直流电压Vf,使交流电压负半周电压值向上抬升,最后通过同向比例电路再经过电阻分压使输出电压小于2.25V。另外,为了起到保护和隔离的作用,在直流偏置后面添加了一个电压

4、跟随器。如图1.1b所示。..图1.1b同向比例调理电路综上:方案一的反向比例电路输入阻抗较大,需要运放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且电路不简洁。方案二相比之下可行性更高,电路容易实现。加入直流偏置后能够避免信号在负轴出现,电压跟随器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和隔离的作用。故我们选择方案二。1.2程控增益衰减模块方案方案一:采用纯硬件电路实现。由TLV5616和运放构成的电压比较器和减法电路实现。把实际差值和理论电压的差值通过适当幅值和极性的处理,作为TLV5616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放大倍数的自动调整,实现输出电压恒定。方案二:采用TLV56

5、16和STC89C52单片机结合,通过当采样信号VRFE进入单片机后,由单片机对TLV5616的控制信号CODE的处理,得到一个关于输入参考电压VREF与输出电压VOUT的线性关系,最后再与理论输出电压比较,若有偏差,则继续调整,即实现了增益的自动控制。综上:方案一理论低端,精度不够,通用性不好,方案二控制准确,自控速度较快,系统可移植性强,功能改变和增加容易,为后期改善和提升电路性能有益。故我们选用方案二。..1.3放大器模块方案当信号通过TLV5616后,为了滤掉信号调理部分添加的直流信号,我们采用RC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再利

6、用一个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对输出信号作进一步调整。在这里,我们选用单运放NE5534,它具有高效低噪声且高单位增益的特点。1.4峰值检测模块方案方案一:如图1.4a所示,当初始电容电压Uc=0时,当Ui0时,由于运放U3充当跟随器,故Ui=Uo,二极管D2导通,电容C2充电,直至电容C2上的电压Uc等于输入电压Ui的峰值;只要输入电压UiUc,二极管就截止,电容上的电压Uc保持不变,即电容Uc保持之前检测到的输入信号的峰值。图1.4a峰值检测电路方案二:如图1.4b所示小信号峰值检测电路。二极管D1置于两个反馈回路之中,运放U2A构成

7、电压跟随器,使峰值检测电路与后面的电路隔离。当正极性电压Ui输入时,D1导通,D2截止,电容C1充电,直至电容C1上的电压等于输入电压Ui的峰值;当负极性电压Ui输入时,D2导通,D1截止,连接两级运放之间的电路断开,电容Uc上的电压保持之前的输入峰值不变,当正极性电压再次输入时,电容继续被充电,即实现了峰值的连续检测。..图1.4b峰值检测电路综上:方案一中当输入小信号的峰值小于二极管D2的正向导通电压时,二极管将截止,峰值检测电路不能工作。在方案二中小信号输入时,即使信号的峰值很小,由于运放U1A的增益Av很大,其输出Uo1=

8、UinAv,足以使二极管D1导通,迫使运放U2A处于跟随状态,从而能实现对输入小信号峰值的检测。且该电路设置了负反馈回路,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且有效的减轻了噪声的影响。因此选择方案二更为合理。1.5控制与显示模块方案方案一:采用MSP430F14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