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说题稿.doc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说题稿.doc

ID:56652821

大小:5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7-01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说题稿.doc_第1页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说题稿.doc_第2页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说题稿.doc_第3页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说题稿.doc_第4页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说题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说题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说题稿鼓山中学贺惠芬导语: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抽到的题目是()号题,试题考查的容是(),在整个试卷中的地位是(),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分析此题。1.命题立意及能力水平说明2.本题涵盖的主要知识点3.分析学生学情,知错纠错4.指导学生解答及教师分析讲解5.试题变式及扩展6.备考建议及自我小结说题过程表述一、命题立意和能力水平说明1.命题原则上:“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此文本选材新颖,是一篇的文章。主要讲述在命题上具有现代气息,它遵循了原汁原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原则,且语篇融合了思想性,教育性。干扰项设计严密,四个选项的词性相同或属于同等或对等畴

2、,干扰项填入后在语法上一般不存在错误,对考生有很大的迷惑作用。命题符合《考试说明》中对阅读理解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目标与要求。2.能力上:本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考查考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1)词语辨析能力2)语法结构分析能力3)语篇理解能力4)逻辑推理能力5)文化背景透析能力6)作者意图剖析能力7)生活常识综合运用能力二、本题涵盖的主要知识点完形填空考什么?——词汇、句际关系和语篇理解8项目动词副词形容词介词连词名词交际总数题数题号(1)知识点涉及对考纲中词汇及短语的理解,它体现了近年来高考试题“追根溯源,回归课

3、本”的理念,因此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应当充分重视教材,研究教材,汲取教材的营养价值,发挥课本的示功能.(2)完形填空多考查实词,重视对实词在具体语境中词义辨析的考查。另外,根据高考完形填空对虚词的考查情况来看,高考完形填空会设置一些情景判断和行文逻辑推理题,间或考查在文中起衔接作用的过渡词。三、学情分析,知错纠错只有清楚学生的错误原因,才能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训练,才能事半功倍。1.没有严格遵循答题步骤:很多考生一拿到完形填空题就急于选择答案,不认真分析通篇文章,单纯求快,忽略语篇理解,只看局部的词义辨析、搭配和语法结构。表面上解题速度挺快,但是这种见树不见林的做法只

4、会影响解题的质量和效率。2.不注意积累答题技巧:a.忽略文章首句的提示作用;b.忽略文章中上下文之间的照应关系;c.遇到长句不注意分析句子结构,在语义模糊时抱碰运气的心理随意作出选择.3.时间安排不当:在几个选项上过分纠缠,追求完美,导致许多本可以做出的题来不及做。四、指导学生解答及教师分析讲解解题主要从以下四步做起:总的原则:“先完意,后完形”。第一步 重视首尾句。完形填空一般无标题,首、尾句通常是不挖空的。先跳读这两句,便可判断体裁,猜想它要讲什么。若首句交代了when,where,who,what,即四个W,那么就是记叙文,很可能就是一个故事,为了测试语篇的理解能力,出题

5、者特别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其结尾往往出人意料,耐人寻味;若首句是提出或解释说明某事物,一般来说是说明文;若首句提出一个论点,那么就是议论文。首句往往开宗明义,是文章的主题。细读首句可启示全文。而尾句又往往是对文章主题的总结。所以,它们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个窗口,对我们理解全文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段首句提供的信息,去挖掘文章的思路,寻找文章的脉络与线索。8第二步 速读全文,掌握大意。速读全文要一气呵成,尽管有空格、生词或不明白的地方,仍要快速读下去。读时要注意找出关键词、中心词,划出某些代表人物和情节的词,以便于形成思路。要注意不要在未掌握大意的基础上,边阅读,边做题

6、,这样速度慢、准确率低。第三步 瞻前顾后,灵活答题。“瞻前顾后”,即先读所填词的句子,回顾上一句,兼顾下一句。如果一句中有两个空白待填,在初定答案时要“双管齐下”,在两处同时试填,然后通读全句,确定答案。答题方法:1)择优法:根据文章及结构边读边填,如果能够立刻判定最佳答案的,不必再去逐个考证其余答案。2)排除法:如答案一时难以确定,可按空格位置,从语法结构、词语搭配、上下文语境、习惯用法、词义辨析等方面,对选项逐项分析试填。排除干扰项,从而确定正确答案。第四步 复核全文,调整答案。把填好的短文通读一遍,进行核查同时注意以下三点:1.上下文的一致性:即时态语态的一致;代词、名词

7、、单复数的一致。2.从语法和惯用法及习惯搭配、甚至语感入手,看是否符合上下文的逻辑。3.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是否连贯。这次复核至关重要,常能纠正一两处甚至多处错误。同时对极难确定的答案,也要凭语感任猜一个,决不可不选。具体分析讲解:(一)词汇题1.根据上下文语境和前后句的提示(复现、同/近义词、反义词)确定最佳选项近年来完形填空在选项的设置上越来越淡化语法结构,重在文意的干扰,即把具体的语言知识溶进具体的语言情景中去,考查考生通过上下文的前后提示或暗示,对整体文意进行把握的能力。这种考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