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doc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doc

ID:56653308

大小:8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7-01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doc_第1页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doc_第2页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doc_第3页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doc_第4页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年高三一模古诗鉴赏汇编宝山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拟咏怀·其二十六①南北朝庾信萧条亭障②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③,城影入黄河。秋风别武,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注】①庾信为南朝梁臣,奉命初试北朝西;但梁为西所灭,被滞仕,羞愤抑郁。后北周代,庾信累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此诗作于其任北周弘农郡守时,时南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②亭障:边境的堡垒。③白狄:古民族名。12.从题材看,本诗属于()。(1分)A.咏史B.怀古C.怀人D.羁旅13.对本诗意境的评价最适合的是()。(2分)A.纯一

2、混茫B.凄惨萧索C.苍凉壮阔D.清幽凄冷14.全诗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试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三)8分12.1分选D“羁旅”13.C,2分;B,1分。14.5分答案示例一:本诗首二句通过远望边境堡垒和原野上的风尘,抒发心的悲凉,并以“萧条”“凄惨”融情于景。三四句写身居异族,眼见壮阔的黄河,更增思念故国的悲哀。最后四句用典,写自己不能像武那样出使匈奴保持节操,反而像荆轲刺不成、自己国家却最终灭亡,表达留仕北国的羞愤;用项羽气盖世却于帐中悲歌(“时不利兮骓不逝”),表达自己在祖国大势已去时自己无所作为的亡国羁旅之痛。答案示例二:本诗表达了留仕北国的羞愤、思

3、念故国的凄惨、国家灭亡的悲哀,悲中有壮,壮中有悲。首四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远眺边境堡垒风尘,心黯然神伤;近看关门临白狄异族、城影入浪涛平抑的黄河,壮阔中更增添思乡南归的悲凉。后四句用典,武、荆轲的典故点出了出使北国被滞留的身世和愤慨,又有留下做官的羞愧和祖国灭亡的无奈、悲痛;项羽悲歌的典故更表达了英雄末路的浩叹。评分说明:作者情感2分;怎样表达3分。最后两句项羽的典故如果说不出,意思基本正确,不扣分;融情于景和用典某一方面分析特别充分精彩,另一方面提到却分析不够也可满分。崇明县(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8分)..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

4、喜雨有作宋代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12.从体裁看,本诗属于。(1分)13.下列各项对本诗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3分)A.激越高亢B.轻快自然C.平易俗白D.清婉秀丽14.古代诗歌里,秋夜听雨打梧桐往往营造失眠愁闷的境界。本诗却旧调翻新,拓宽诗境,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12.律诗13.B14.本诗把五更时听到的雨打梧桐声说成最好的声音,一改前人借雨打梧桐抒发愁闷的惯例(1分)。本诗写了作者秋夜梦中醒来

5、,凉雨打湿衣襟,但他却不因“屋漏床湿”而忧愁(1分),而是由此联想到溪流满注,进而千里稻田因雨欣欣向荣,借雨打桐叶寄托此时心的欣喜(1分)。这一切源于作者将己心比农人之心,表达了与民同喜同乐,体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由此拓展了诗境(1分)。奉贤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一萼红•盆梅元朱睹顏玉堂深。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长恨年华婉晚①,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何事东君②,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莫问调羹③

6、心事,且论笛④里平生。【注】①婉晚:迟暮。②东君:司春之神。③调羹:《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后喻治理国家政事。④笛:指笛曲《梅花落》,此处代梅花。14.全词押的是“”韵。(填入一个韵母)(1分)15.对本词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描写了盆梅在暖融的天气下初绽,展现清幽高洁之美,令人魂销心醉。B.“长恨”一词表明盆梅虽占尽风情,却仍对自身境遇充满了愤恨不平之气。C.“空山静夜”三句化用了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D.“那得似”三个字是全篇关键所在,举重若轻,拨转题旨;结尾句点明题旨。16.《盆梅》的写法与《病梅馆记》有

7、异曲同工之妙,结合词作容进行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8分14.(1分)ing15.(3分)B16.(3分)本词借梅自喻,盆梅虽有风致却受束于生长环境,与自然相隔,终不如野生之梅来得自由、清逸。而自己垂暮之年仍为世情所困,对此作者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