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

ID:56656558

大小:2.76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7-02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内环境的正误判断(1)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 )提示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没有发生在内环境中。(2)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 )提示 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需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3)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 )(4)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 )提示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淋巴中含量很少。(5)腹泻引起体

2、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 )提示 腹泻引起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6)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为降低、乳酸、NaHCO3( √ )2.神经调节的正误判断(1)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酸梅色泽直接刺激反射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 )提示 酸梅直接刺激的是视网膜,而非反射中枢。(2)膝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 )提示 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3)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 √ )(4)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化学递质( × )提示 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说明没有兴奋的传递,此时其不释放

3、化学递质。(5)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 )(6)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 )(7)ATP能在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 )提示 由分析可知,神经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溶胶、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8)大脑皮层韦尼克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 )3.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的正误判断(1)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这两个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 √ )(2)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 )

4、提示 酶可以在非细胞条件下发挥作用,激素不可以。(3)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 )(4)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靶细胞( × )提示 激素和抗体一般具有一定特异性,激素可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但有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细胞;而抗体作用于抗原,抗原不一定是细胞。(5)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 )提示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类。(6)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 × )提示 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只分布在甲状腺细胞上。4.综合应用(1)如图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

5、神经中枢,字母表示神经结构。当手被尖物刺痛时,手缩回来并产生痛觉。判断下列叙述:①图中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 × )②由图可判定C中兴奋可传至甲( × )③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化学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 )④痛觉在图中的甲方框处形成( √ )⑤一般情况下,E中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于葡萄糖( × )(2)如图是闰绍细胞(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参与神经调节的过程,判断下列叙述:①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可通过闰绍细胞抑制自身的活动( √ )②闰绍细胞兴奋时会抑制运动神经元2的兴奋性( √ )③图示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 )④图示中具有3个突触结构( √ )⑤闰

6、绍细胞通过递质使运动神经元1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 )(3)某种突触传递兴奋的机制为: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简称NE),在突触间隙中,NE将发生如图所示的结合或摄取。①突触前膜和后膜均能摄取NE,但不能说明兴奋可以双向传递( √ )②NE是一种化学递质,突触前膜释放NE需要受体( × )③NE作用于突触前膜后抑制NE的释放属于正反馈调节( × )(4)(加试)判断下列与图示血糖调节过程的相关叙述:a.图中①②细胞的种类相同,均有肝细胞和肌细胞( × )b.饥饿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比值将会变大( × )c.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血糖浓度

7、升高、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多( √ )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具有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作用( √ )(5)分别写出“低血糖时,神经—体液调节过程”和“高血糖时,体液调节过程”。答案 低血糖时,神经—体液调节过程为“血糖含量降低时→刺激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α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血糖含量升高”;高血糖时,体液调节过程为“血糖含量上升时→直接刺激胰岛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