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doc

ID:56669863

大小:1.44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03

高中地理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4题。20世纪初,石家庄只是获鹿县(今鹿泉市)的一个小村庄。到1999年,石家庄站共有8个运转场、2个货场、一个客站、127条专用线。石家庄已成为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重要铁路枢纽,也发展成为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1、第一条通过石家庄站的铁路名称是()A石太线B石德线C京汉线D正太线2、目前,在石家庄与京广线相交的两条铁路是()A胶济线、石太线B石太线、京九线C京汉线、石德线D石太线、石德线3、石家庄由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2、A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4、上述事实说明了()A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B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C一个地区主要交通路线的发展变化,不会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D能否成为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关键看交通发达与否5、有关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B、不同的交通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是相同的C、沿河、沿海、沿铁路线可形成城市轴线,而在高速公路沿线一般不会形成D、城市一旦形成以后,其所在地区的交通线路的

3、变化对城市所带来的影响较小6、下列地区的商业网点组织形式宣采用较密集的固定方式的是()A.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的地区B.山区C.牧区D.城市远郊区7、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分布在市中心,其体现的商业中心布局原则是()A.交通最优B.资金最优C.货源最优D.市场最优8、株洲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在该城市交会的铁路干线有()A.京沪线、湘黔线、陇海线B.京九线、浙赣线、襄渝线C.焦枝线、湘桂线、枝柳线D.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二)综合题1、判断A、B两地的乡村聚落形态,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A地乡村聚落呈形或不规则的形。该地的地理环境特点是:。(2)B地乡村聚落呈

4、状,村落沿________伸展。该地的地理环境特点是:。(3)由上面分析可知,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形态与密切相关。(4)A、B两地的乡村多分别出现在我国的方和方。2、分析下图中A、B、C三个聚落,哪个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为什么?3、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较合理。理由是:。(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3)为更好地发挥图中I、Ⅱ两条河流的运输作用,可采取的措施。请在国中适当位置用蓝笔画出。(4)由于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镇建钢铁厂。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5、,这需要条件做保证。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方便居民购物,甲乙两地的商业网点均分布在、的地区。(2)为提高商品流通效益,甲、乙两地商业网点均靠地和方便的两旁。(3)由图可看出,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平原地区的密度,原因是。(4)图乙中A、B、C三处中,最容易发展成小型商业街的是处,因为该处符合、原则。(5)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购物者,所以,很多商业网点以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沿线。(6)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这些的形成和布局,

6、与和密切相关。5、读株洲城市的发展图,回答:(1)图中数码代表的铁路名称①线,②线,③线。(2)早期株洲城市规模的特点是;城市区位的特点是。(3)现代株洲城市规模和区位发生变化是、;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6、阅读材料,说明交通因素的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进入20世纪后,安徽省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发生三次重大变迁,城市中心也发生三次转移。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阜阳市的对外交通口岸是泉河,货栈、钱庄、店铺集中在旧阜阳城北泉河南岸一带。第一次移动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泉河淤塞,主要对外交通口岸转移到颖河西岸三里河一带。1958年前兴建的码头、仓库、工厂集中

7、在这一地带,现在这里成了阜阳市中心。第二次移动开始于1958年。当时在三里河南的颖河上修成颖河大闸。闸上虽有过船设施,航运毕竟不便。1958年后新建的工厂移到大闸以南的七里湾一带。20世纪60年代在七里湾一带形成新工业区。第三次移动发生在1972年后。1972年后从淮北市到阜阳市的铁路通车。火车站在颖河东面,火车站附近形成河东工业区和仓库区。接着阜阳到淮南市的铁路建成,京九铁路南北贯通,阜阳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火车站附近成为阜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