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

ID:56670176

大小:31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7-03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题目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演示,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2.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大小,理解其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状况的影响。3.绘图分析说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四季更替的原因。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相关知识点回顾】1、地球的自转【知识转接】1、二十四节气【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地球的公转1.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叫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面叫①。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②。2.方向:沿

2、公转轨道自③向④。3.速度:每天向东移动约⑤。4.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为⑥年,约为⑦日⑧时⑨分。5.黄赤交角: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⑩。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⑪的夹角。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原因:由于⑫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⑬位置不同。2.表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⑭的变化以及⑮的更替、⑯的划分。3.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一年之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区域,称为热带。⑰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南、北半球热带与寒带之间,是

3、南、北温带。4.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⑱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⑲。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⑳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5.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在北极圈内,出现太阳整日不落的现象;在南半球则昼,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在南极圈内,出现现象;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6.四季变化:地球公转造成地球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两季是冬

4、夏两季的过渡季节。【探究点一】地球的公转〖合作探究〗实验:探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形象直观地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实验材料准备:地球仪一个、小灯泡及灯泡座、可套在小灯泡上的灯罩筒。3.实验过程:(1)将电灯座固定在桌子的正中央,并将灯泡固定在灯座上充当太阳。(2)在距离灯泡的适当距离处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3)将灯罩筒一端套在灯泡上,使另一端直射出的光为一束平行光。(4)打开灯泡开关,并将房间其他灯关闭,让从灯罩筒射出的光束直射到地球仪上,让________始终指向一个方向,并移动地球仪。4.实验结

5、果:若每步实验做得到位,在此实验过程中,你将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总结在此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并未观测到上述结果,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6.若黄赤交角变为24.5°,太阳直射的范围将会如何变化?若黄赤交角变为0或90°后,地球将怎样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还有没有回归运动?〖概括小结〗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6、〖典例解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改正。(2)A为______星,B为________面;C为________面。α、β二角中,________为黄赤交角,度数是____。(3)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度数的关系是________。(4)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基本不变。(5)由于____________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__(纬线)和________________(纬线)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探究点二】正

7、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合作探究〗2010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2011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1.你能结合上图帮赵亮分析一下原因吗?2.深圳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后他们认为:在一个窗户朝正南的房间里,全年正午阳光都能照射到房内。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3.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冬至日旗杆影子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示意图。该图表达是否正确?为什么?4.“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有何区别?〖概括小结

8、〗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2)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纬度之差。若直射点与所求地点同在南半球或者同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