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水温控制系统.doc

基于单片机水温控制系统.doc

ID:56673893

大小:452.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7-04

基于单片机水温控制系统.doc_第1页
基于单片机水温控制系统.doc_第2页
基于单片机水温控制系统.doc_第3页
基于单片机水温控制系统.doc_第4页
基于单片机水温控制系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水温控制系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温控制系统设计:盛朋克学号:B11041307系别: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Word文档`水温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本系统以AT89C51,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主要包括传感器温度采集,A/D模/数转换,按扭操作,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数字显示等部分。本系统采用PID算法实现温度控制功能,通过串行通信完成两片单片机信息的交互而实现温度设定、控制和显示。本设计还可以通过串口与上位机(电脑)连接,实现电脑控制。系统设计有体积小、交互性强等优点。为了实现高精度的水温控制,本单片机系统采用PID算法控制和PWM脉宽调制相结合的技术,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改变电炉和电源的接通、断开,从而改变水温加热时间的

2、方法来实现对水温的控制。本系统由键盘显示和温度控制两个模块组成,通过模块间的通信完成温度设定、实温显示、水温升降等功能。具有电路结构简单、程序简短、系统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关键词:单片机,继电器,DS18B20,按键,数码显示,PID,PWMWord文档`第1章引言在能源日益紧的今天,电热水器,饮水机,电饭煲之类的家用电器在保温时,由于其简单的温控系统,利用温敏电阻来实现温控,因而会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但是利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配合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显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故障报警电路等组成,软件选用汇编语言编程。单片机可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3、显示于LED显示器上。该系统灵活性强,易于操作,可靠性高,将会有更广阔的开发前景。1.1水温控制系统概述能源问题已经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离开能源的日子,世界将失去色彩,人们将寸步难行,虽然本设计是节省电能角度出发,而电能又是可再生能源,但是今天还是有很多的电能是依靠火力,核电等不可再生资源产生,一旦这些自然资源耗尽,我们将面临电能资源的巨大缺口,因此本设计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出发,节省电能,保护环境。1.2本设计任务和主要容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为1升净水,容器为搪瓷器皿。水温可以在一定围由人工设定,并能在环境温度降低时实现自动控制,以保持设定的温度基本不变。本设计主要容如下

4、:(1)温度设定围为40-90℃,最小区分度为1℃,标定温度≤1℃。(2)环境温度降低是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1℃。(3)用十进制数码管显示水的实际温度。(4)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当设定温度突变(由40℃提高到60℃)时,减小系统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5)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0.2℃。第2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Word文档`2.1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图2-1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框图2.2温度采样电路系统的信号采集电路主要由温度传感器(AD590)、基准电压(7812)及A/D转换电路(ADC0804)三部分组成。如图:2-2。图2-2信号采集电路2.2.1温度传感器的选取目前市场上温度传感器较多,有

5、一下几种:Word文档`方案一:选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此类温度传感器线性度、稳定性等当面都很好,但其成本较高。方案二:采用热敏电阻,选用此类元器件有价格便宜的优点,但由于热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会影响系统的精度。方案三:选用美国AnalogDevices公司生产的二端集成电流传感器AD590。其测量围在-50℃--+150℃之间,满刻度围误差为±0.3℃,当电源电压在5-10V之间,稳定度为1%时,误差只有±0.01℃。此器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线性度好、性能稳定等优点其各方面特性都满足此系统的要求。比较以上三种方案,方案三具有明显的优点,因此选用方案三。2.2.2温度传感器AD590测量围在

6、-50℃--+50℃,满刻度围误差为±0.3℃,当电源电压在5-10V之间,稳定度为1%时,误差只有±0.01℃。AD590为电流型传感器温度没变化1℃其电流变化1uA在35℃和95℃时输出电流分别为308.2uA和368.2uA。2.2.3电路原理及参数计算温度采样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采用电流型温度传感器AD590将温度的变化量转化为电流量,再将电流量转化为电压量通过A/D转换器ADC0804将其转换成数值量交由单片机处理。2.2.4ADC0804性能描述ADC0804为8bit的一路A/D转换器,其输入电压围在0-5V,转换速度小于100us,转换精度0.39%。满足系统的要求。如图2-3

7、A/D转换电路。图2-3温度转换电路2.3温度控制电路Word文档`此部分电路主要由光电耦合器MOC3041和双向可控硅BTA12组成。MOC3041光电耦合器的耐压值为400V,它的输出级由过零触发的双向可控硅构成,它控制着主电路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关闭。100欧电阻和0.01uF电容组成双向可控硅保护电路。控制部分电路图如图2-4部分控制电路。图2-4部分控制电路2.4主机控制部分此部分是电路的核心部分,系统的控制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