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二章 力 第6节 力的分解教案 教科版必修1.doc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力 第6节 力的分解教案 教科版必修1.doc

ID:56688310

大小:1.02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05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力 第6节 力的分解教案 教科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力 第6节 力的分解教案 教科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力 第6节 力的分解教案 教科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力 第6节 力的分解教案 教科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力 第6节 力的分解教案 教科版必修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力 第6节 力的分解教案 教科版必修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相互作用第6节力的分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都是矢量运算法则(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物理思维(2)通过组织探究实验,训练学生明辨是非、格物致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组织探讨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体会到在交流中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2)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物理学的和谐美和统一美(3)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1)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力的分解中的应用(2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3)正交分解法【难点】(1)正交分解法的应用(2)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演示和联系实际举例,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按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能较熟练地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设计思想】课本是从拖拉机拉耙的事例引入力的分解的概念,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拖拉机拉耙的情形没有见过,缺少感性认识,所以,设计了在复习力的合成的基础上,从等效替代的思想入手引入新课,这样既比较自然,也强化了等效替代的思想。关于力的效果分解法,课本中只举了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分解这一个事例,为了强化这部分内容,设计时选择了三个事例

3、,并且对每一个事例均设计了实验,让学生能观察到或亲身体会到力产生的效果。第一个事例,选择了与拖拉机拉耙相近的在水平面上拉物体的问题,不仅常见也可用电子秤进行演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胶带纸和笔做的体验实验,学生手头都有,不需要做准备,每个学生都可以做,而且效果非常明显,也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映像的。事例后面联系实际的应用问题,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物理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资源】力的分解演示器(长木板(角度可调)、木块(带细绳))、三角板一对、课件等【教学设计】课堂引入----问题:合力与分力作用效果相同当然可以用合力替代分力,等效替代的思想就

4、是我们研究力的合成的目的。既然合力可以替代分力,那么分力能不能等效替代合力呢?显然是可以的。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常用几个分力等效替代合力,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课堂学习】感受合力和分力: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事例问题1:拖拉机斜向上拉耙的力F产生了什么效果?这样的效果能否用两个力F1和F2来实现?1.力的分解定义: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2.力的分解也遵循着平行四边形定则。问题2:如果一个力的分解没有条件限制,那么一个力可以由多少组分力来替代呢?结论:如果一个力的分解没有条件限制,那么一个力可以由无数组分力来替代。在一个具体问题中,对一个已知力的分解要根据力的实际作

5、用效果来确定。问题3:动手画一画: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骤:1、根据力F的作用效果,画出两个分力的方向;2、把力F作为对角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分力;3、求解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问题4:为什么四两可以拨千斤?为什么刀刃的夹角越小越锋利?问题5:矢量相加的法则?1.遵从矢量相加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2.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连接求出合矢量的方法。3.矢量和标量矢量:求和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求和时遵循算术法则。问题6:力的分解中定解条件?问题7:正交分解法?例:木箱重500N,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大小为200N与水平方向成30°向上的力拉木箱,

6、木箱沿地平面匀速运动,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所受的压力。1.定义:把一个已知力沿着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2.正交分解法步骤:①建立xoy直角坐标系②沿xoy轴将各力分解【课堂小结】【板书设计】1.力的分解、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2.矢量相加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3.力的分解的定解条件。4.力的分解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正交分解法。【课堂反馈】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力只能分解成惟一确定的一对分力B.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分力C.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则另一个分力有确定值D.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两个分力方向,则两分力有确定值2.已知某力

7、的大小为10N,则不可能将此力分解为下列哪组力()A.3N、3NB.6N、6NC.100N、100ND.400N、400N3.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②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③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④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