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力和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doc

高二物理《力和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doc

ID:56697587

大小:292.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7-05

高二物理《力和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doc_第1页
高二物理《力和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doc_第2页
高二物理《力和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doc_第3页
高二物理《力和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doc_第4页
高二物理《力和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力和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吉林省长春五中高二物理《力和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内     容要求说  明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重心.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IIIIIIIIIII不要求知道静摩擦因数从2003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发现,本章中有两个变化:1、删除了“力矩”概念;2、增添了一个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

2、长的关系”.“力矩平衡”是在2002年理综高考中删除的,2003年又删除了“力矩”概念,说明高考更加强调物理主干知识.增添探索性学生实验: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学生在得到实验数据后列表、作图,根据图线利用函数的知识写出伸长与受力关系的解析式,这个实验并不难,但所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却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学生得到的技能很容易迁移到其他场合.本章内容是力学的基础,也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核心内容.本章从力的基本定义出发,通过研究重力、弹力、摩擦力,逐步认识力的物质性、力的矢量性、力的相互性,并通过受力分析

3、,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或从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受力分析法是物理学重要的分析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由于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高考对本章知识的考查重点是:1、三种常见的力,为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以后也将是频繁出现的热点2、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等在高考中或单独出现或与动力学、电磁学等相结合,或选择、填空或计算论述,或易或难,都可能出现.从最近的高考中也有体现.2000年上海卷第15题、20题、21题,2000年广东卷

4、第3题2001年春季全国第1题、2001年全国理综第18题、2001年上海理综第13、18小题,2001年上海卷23题、2001年全国卷第12题,2002年上海春季综合36题、2002年上海春季物理卷第1题、2002年广东物理试卷第2题、2002年全国理综第30题;2003年全国19题.单纯考查本章内容多以选择、填空为主,难度适中,与其它章节结合的则以综合题出现,也是今后高考的方向.一、部分高考试题分析例1、(2002全国)图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

5、它们连接如图并处于平衡状态.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分析与解]学生对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问题很熟悉,多个相连接物体的平衡问题就涉及到这些连接的条件以及结合这些条件所做的推理判断.本题的主要考查目的就是考查学生结合弹簧伸可缩而绳子不能有推力这些条件进行推理的能力.题干中说明M、N是两个轻质弹簧,这就告诉我们弹簧M、N的质量比物块a、b、c小得很多,可以不

6、计.题干中又说明跨过光滑定滑轮的R是一条轻绳,这告诉我们,①R是一条柔软的绳子,与它相连的物块a、弹簧N上端之间的作用力一定是拉力而不能是压力,也就是说R只能拉物块a、弹簧N,而不能压它们.当然绳子R拉物块a、弹簧N的拉力大小要依具体情况而定,有可能等于零.②绳子的质量较之物块a、b、c可以不计,而且绳子与定滑轮之间没有摩擦力,由此可推出绳子R拉物块a的拉力大小一定等于绳子R拉弹簧N的拉力.明白了这些之后,就可以判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正确答案A、D.例2、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

7、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为A.B.C.D.[分析与解]本题有多种解法,正弦定理、相似三角形、正交分解等,此处用正弦定理.受力分析如图,等腰三角OAB中,α=60°故∠OAB=∠OBA=60°则有几何关系得:三角形DCA中,∠CDA=30°,∠DCA=120°由正弦定理有:所以:正确选项为A.三、重难点分析1、摩擦力⑴摩擦力是滑动摩

8、擦力与静摩擦力的统称,常见的题目中很少明确说明,因此必须根据题意及物体运动情况来确定.而不少同学往往把摩擦力都当作滑动摩擦力来理解,造成用来分析静摩擦.⑵静摩擦力随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而变化的特点,使得不少涉及静摩擦的物理问题变得较为复杂.⑶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的问题,摩擦力的方向问题,也常使一些同学上当.例3、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铁块,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变大),另一端不动,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角度α的变化图线是图中的( )[分析与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