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教案.doc

高考地理复习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教案.doc

ID:56699344

大小:1.21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7-05

高考地理复习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教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复习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教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复习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教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复习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教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复习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高考复习:光照图的综合判读[知识整合]一、三类线及其关系(一)三类线1、太阳光线:相互平行的,其中有一条光线垂直于地表;太阳光线照射的地球表面是昼半球,(太阳高度>0°),无照射的是夜半球(太阳高度<0°)2、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1)概念:晨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昏线:顺着地于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2)特点:①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②晨昏线平分赤道。③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④晨昏线的运动方向:自东向西。⑤晨昏线与某地所在纬线的交点的地方时代表该地的日出或日落时

2、间。如果是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日出时刻(不一定是6时日出),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日落时刻(不一定是18时日落)。⑥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反之,如果太阳高度为0°,则表示该线为晨昏线。3、经纬线:(1)纬线:太阳直射的纬线(可以判断季节或日期);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极昼极夜的范围)(2)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太阳直射的经线或12时所在的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0时所在的经线);0°经线、180°经

3、线(划分东西经的界线);20°经线、160°经线(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在赤道上与晨昏线相交的经线(该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或6时,是作为时间计算中重要的隐含已知条件)(二)、三类线的相互关系:1、太阳光线与晨昏线的关系:垂直。2、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二分日时二者重合(晨昏线过两极点);其余时间晨昏线与经线呈斜交关系(交角的大小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3、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1)垂直:二分时二者垂直;(2)相交、相切、相离关系:除了二分日以外,其余时间晨昏线始终与两条纬线(位于极圈及其以内)相切,切点是位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

4、度的纬线上(即刚好出现极昼、夜的纬线)。晨昏线与小于极昼和极夜最低纬度(即刚好出现极昼、夜的纬线)的各条纬线相交;与大于极昼、极夜纬度的各条纬线相离。二、四个点:1、太阳直射点:(确定太阳直射的经度和纬度)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等于90°,此时此刻达到一天中最大的时刻,也是当地物体影子最短的时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时刻为地方时12时。2、切点(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可确定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以及0时或12时经线)①切点位于极昼(夜)区的最低纬度,是晨线向昏线的转折点,它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66°

5、34′∽90°之间。②根据出现极昼(夜)最低纬度可推断出直射点的纬度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为90°,即直和射点纬度+出现极昼(夜)最低纬度=90°③根据0时经线或12时经线可计算时间:切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12时,当切点所在的纬线出现极昼时(或夏半年),则切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出现极夜时(或冬半年),则切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④可推算出正午太阳高度晨昏线与极夜区的切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与极昼区的切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度数的2倍。1、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

6、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判断直射点经度: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与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经度差为90°,同理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与昏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经度差为90°.判断时间:如果已知某地的经度,利用交点所隐含的时间信息(即6点或18点),就可以推算出该地的时间。2、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可确定某条纬线上昼弧或夜弧的经度差,据此可以推算出某地的昼长或夜长。三、四种规律:1、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分布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则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直射

7、点纬度越高,地球上昼夜长短差异越大,出现极昼或极夜的区域也越大。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则哪个半球就昼渐长夜渐短,另一个半球相反。纬度越高,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就越大。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规律: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同一纬线什么时候离太阳直射点近,正午太阳高度就大,反之越小。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

8、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知识延伸]①纬度愈低,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②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太阳直射点南移,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③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和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