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手鼓地小巴郎》教学设计课题.doc

《敲手鼓地小巴郎》教学设计课题.doc

ID:56700311

大小:48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7-05

《敲手鼓地小巴郎》教学设计课题.doc_第1页
《敲手鼓地小巴郎》教学设计课题.doc_第2页
《敲手鼓地小巴郎》教学设计课题.doc_第3页
《敲手鼓地小巴郎》教学设计课题.doc_第4页
《敲手鼓地小巴郎》教学设计课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敲手鼓地小巴郎》教学设计课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敲手鼓的小巴郎》教学设计龙河中心校代心怡(一)教学目标1、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初步感知哈萨克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2、尝试着用连贯、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在演唱时结合体态语充分地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3、准确地演唱切分节奏和临时变音,感受临时变音记号对表达音乐情感所起到的作用。4、在对比聆听、模唱、视唱等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歌唱技能,能够自主地采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的情绪。(二)教学重、难点初步感知、体验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特点,用连贯、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练声。以F调为主调练习发声。2.舞蹈导入(1)以舞蹈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跳几支舞,同学们来猜一猜老师跳的是哪个地方的舞蹈?(打开课件,展示问题。播放三段少数民族的音乐,并随音乐舞蹈。)学生:蒙古舞、傣族舞、舞.......老师:今天呢我们就要学一首哈萨克族的歌曲,歌名叫做《敲手鼓的小巴郎》。(打开课件,引出课题)(2)第一遍聆听唱老师:现在我们先来听一遍这首歌曲,在

3、聆听歌曲之前,老师提两个个问题。带着问题去欣赏歌曲,歌曲是什么样的情感?请找出有特点的歌词?(展示问题,播放音频)生答:欢快的,活泼的!手鼓、小花帽、亚克西。老师:对了,我们的歌词里面也充满了的特色。3.聆听歌曲第二遍老师:现在,我们聆听歌曲第二遍,老师为大家演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节奏拍手,边听边找出模仿乐器发声的歌词?(教师自弹自唱,让学生感受有弹性、连贯的演唱)老师:刚才老师给大家演唱,里面有一句歌词是模仿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同学们猜猜是哪一句歌词啊?生答:咚龙打啦咚老师:回答正确。那同学们知不知

4、道这是什么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呢?学生:手鼓老师:对了,其实我们模仿的是手鼓的声音。(展示图片)老师:它是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打击乐器,叫“达甫”,又叫手鼓,鼓框是木制的,上面由蟒皮或者羊皮制作而成,现在我们来听听达甫的声音。(播放达甫音频)老师:哪位同学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达甫的音色特点?生答:清脆的、有弹性的、欢快的.......老师:哦,有弹性的。那我们也来试着用有弹性的声音来读一读。现在老师读一遍,请同学们模仿。(出示课件;通过示,引导学生按照拍的强弱规律读出歌词“咚龙打啦咚”)。学生唱好节奏后,老师

5、用拍鼓点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前紧后松的节奏型。(学生掌握好重难点节奏型后,讲解音乐风格特点)老师:这种前紧后松的节奏也是哈萨克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之一。(出示课件)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特点:①前紧后松的节奏型:XXXXX老师:现在我们来合作一下,你们唱模仿达甫声音的这两小节,其余部分的由老师来唱。(出示课件)教学行为:学生第一遍唱时,老师双手伴奏,关注学生的唱歌状态,看他们是否够能够保持连贯、有弹性的声音状态。如果不能够保持连贯的声音,老师可先放慢速度,引导学生保持连贯的声音演唱,然后再加快速度。老师:合作得不错!

6、现在我们分小组练习,边唱前紧后松的节奏型,还要边拍鼓点。看哪一小组,练习得最快,节奏最好!(小组合作练习节奏型)老师:练习完毕,请一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练习成果!老师:(点评后)现在跟着伴奏,我们再来完整地演唱这过渡句,当唱到模仿手鼓的声音的地方,请同学们一起展示刚才小组练习的鼓点节奏。(教师自弹自唱,学生参与到老师的演唱中)【环节目标:通过典型节奏“XXXXX”的认知,感受歌曲中这一节奏型所呈现的音乐风格特点,引导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参与音乐表现。】4.学唱歌曲第一乐段和过渡部分(1)视唱第一、二乐句歌

7、谱。(根据学生的识谱情况而定)老师:现在我们来唱唱歌曲第一、二乐句的歌谱。希望大家用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出示课件)教学行为:①第一遍演唱时,放慢速度,老师一手伴奏,一手指挥,引导学生用连贯的声音,轻声视唱旋律。关注学生的音准、节奏。②引导学生听琴声,解决学生出现的音准问题。老师:同学们唱得很认真,但是还有一些音的音准把握得不够好。我们再来唱一唱,注意听琴声。学生演唱第一遍。老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两句有什么区别吗?生答:前面都是一样的,只有最后1小节不同。老师:它们是两个相似的乐句,只是在结尾的小节有

8、很小的区别。教学行为:对比第一、二乐句的区别。(2)感受第二个音乐风格特点。老师:这也是哈萨克族名歌的音乐特点之一:用两个相似乐句来构成一个乐段。(出示课件)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特点:①前紧后松的节奏型:XXXXX②用两个相似乐句来构成一个乐段(3)学唱第一、二乐句歌词。老师:现在我们加入歌词,“敲手鼓的小巴郎,你的花帽真美丽,银线绣上雪莲花,金丝绣个小毛驴。”(教师读歌词,按强弱有节奏的朗读。)教师行为:采用轻声、高位置的发声方法读歌词。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