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别让她成为“遗忘地角落”.doc

村小,别让她成为“遗忘地角落”.doc

ID:56700475

大小:2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7-05

村小,别让她成为“遗忘地角落”.doc_第1页
村小,别让她成为“遗忘地角落”.doc_第2页
村小,别让她成为“遗忘地角落”.doc_第3页
村小,别让她成为“遗忘地角落”.doc_第4页
村小,别让她成为“遗忘地角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村小,别让她成为“遗忘地角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村小,别让她成为“遗忘的角落”——永兴县村级小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永兴县教育局小平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向县镇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进城入镇”现象已是十分突出,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也高度集中在城镇教育的发展上,尤其是县城区教育,政府从政策上、资金上着力于城区学校的“扩容提质”,以缓解城区学校“挤”的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农村学校特别是村级小学的发展建设,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村小整体“弱化”现状已是不争的事实,成为全县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提高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2011年县人大、政协“双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2、就村小建设与教育质量问题共提出7件建议和提案。一、问题(一)布局不科学。村小布局不科学主要是两大原因造成,即“撤不了”和“不能撤”。“撤不了”是当地干群观念上的问题,有的村小离中心小学较近,本可以撤并到临近的乡镇中心小学去,但当地领导担心增加家长负担,群众有意见,该撤而没有撤。如复和乡黄沙小学10来个学生,中心小学要撤并,乡村两级皆不同意,宁可他们自己出钱请代课教师,也要保存这个教学点。类似学校完全可以就近撤并到附近大型学校。“不能拆”是因为有些村小地处偏辟,远离乡镇中心小学,撤,年龄太少的孩子就面临着失学的危险。如大布江乡东坑村教学点离中心学校6公里,学生12人,黄泥乡头村教学点

3、离中心小学7公里,学生12人,须就近解决低龄孩子们的入学问题,未撤就是基于此原因。但该撤未撤,导致教育资源不能有效利用,是村小布局不科学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学校也长期处于撤不了、办不好”的尴尬境地。(二)办学条件差。办学条件差主要体现在“校舍老化”和“设备设施奇缺”两个方面。“校舍老化”。村小基本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建成的,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新建的极少。除了破烂的教学楼和简易厕所,大部分没有围墙、校门,学生活动场所都很狭小,少部分村小甚至有c级危房现象。“设备设施奇缺”。大部分村级小学教学设备十分简单,仅有旧的黑板和破烂的桌凳,图书资料、计算机、科教设备及实验设备基本上是

4、一片空白,乡村两级基本不再投入,有的地方也无力投入,导致办学条件与城镇学校差距越拉越大。村小本身日常运转公用经费不足,更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加上现在的教学设备配置基本上只保证中学、中心小学本部。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县村小学生190多人才有1个篮球,30多人才有1套羽毛球拍,足见村小教学设施之差。(三)教师队伍弱。一是村小教师编制紧。村小教师大部分包班教学,一人一个班,一包到底,甚至有个别学校还进行复式班教学,人手不足,工作繁重。二是村小教师年龄大。如黄泥中心小学的村小教师平均年龄达到52岁,单个教学点教师有的达到了58岁。三是村小缺乏专业教师。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均由语、数教师兼带

5、,或敷衍了事,英语基本上不能开课,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成问题,与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孩子从开始便输在了“起跑线”。(四)管理水平低。一是重智轻德。由于村小师资紧、办学条件差及考核评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只重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村小的教研教改一样无力苍白。二是教研水平低。与中心学校相比,村小教师综合能力存在很大差距,缺乏培训,观念跟不上,加上年老力衰,他们大都只教语数课,其它副课要么不开,要么开了课也不上,外语、计算机这些专业性强的课更不用说,教学研究几近空白。三是管理不到位。村小大都呈“维持下去”状态,学校无管理制度或有制度执行不力,大家只求相安无事,以致教师走读现象严重,上学

6、迟,放学早。教学常规落实不够,学校无检查或检查走过场,有的教师语数课不备课上课,有的语数只备一门课,有的干脆不备,副课一般不备课。四是村小经费奇缺。由于无钱,村小教育教学设施跟不上,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精神贫乏待遇差。(五)人文环境差。长期以来,村小人文环境逐渐弱化,当地干群与学校联系不多。一是教师节在村小重视不如以前。八、九十年代教师节,乡村干部一般到学校慰问一下,吃餐饭,前些年部分村小已见不到乡村干部的身影,近两年由于上级重视,情况略有好转。二是家长与学校联系不多,由于年轻家长大部分外出务工,学生留守儿童多,孩子跟着爷爷奶奶过,老人一般只接送孩子,极少与学校教师沟通。三是村小

7、缺乏主动与家长沟通的观念,由于村小生活条件艰苦,大部分村小教师早出晚归,放学便往家里赶。学校与当地领导,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顺畅,急需架设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近几年,我县从领导到群众,从政府到教育部门均已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峻性,也采取了一定措施加强农村学校建设。2011年县教育局调研报告《永兴县乡镇村级小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引起县、市政协高度关注,调研报告的容在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被列入《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基层教育均衡发展》提案中,进一步引起各界特别是永兴县委、县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