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doc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doc

ID:56709077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05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doc_第1页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doc_第2页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doc_第3页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doc_第4页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有机无机复混肥(以下简称“有机复肥”)是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过一定处理后,按一定的标准配比加入无机化肥,充分混均并经过造粒等流程生产出来的既含有机质又含有化肥的产品。一、有机复肥的优点(一)养分供应平衡,肥料利用率高有机复肥既有化肥成分又有有机物,两者的适当配合,使之具有比无机复肥和有机肥更全面、更优越的性能。有机复肥既能实现一般无机复肥的氮、磷、钾等养分平衡,还能实现独特的有机—无机平衡。有机复肥中来源于无机化肥的速效性养分,在有机肥调节下,养分供应快而不过猛,而来源于有机肥的缓效性养分又能保证有机无机复混肥养分持久供应,使其具有缓急

2、相济、长短结合、均衡稳定的供肥特点,既避免了化肥养分供应大起大落的缺点,又避免了单施有机肥造成前期养分供应往往不足,或者需要大量施用有机肥费工费时的弊端。而且,有机复混肥保肥性能强,肥料损失少。另外,由于有机质的存在使复肥中磷不像无机磷肥那样易于被土壤固定,因此,肥料利用率高。与无机复混(合)肥相比,它在较低氮、磷、钾含量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作物产量。(二)可改土培肥一般无机复混(合)肥用地而难养地,一般有机肥养地作用大而当季供肥不足。有机复混肥则兼有用地养地功能。因为有机复混肥中通常含有占总质量20%~50%的有机肥,含相当数量的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三)活化土壤养

3、分通过有机复肥的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可活化土壤中氮;磷、钾及硅、锰、锌、硼等养分。一方面,有机复肥可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包括磷细菌、钾细菌和硅细菌的活性,既促进有机质的分解,释放氮、磷及微量元素养分,又可使矿物态磷、钾、硅等有效化;另一方面,有机复肥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土壤pH值,使微域土壤pH值处于有利于大多数养分活化的范围,例如,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对磷有明显的活化作用。(四)具有生理调节作用由于有机复肥中有机成分含有相当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如氨基酸、腐殖酸和酶类物质。因此,它除具有一般的营养作用外,尚具有独特的生理调节作用,例如,促进根的呼吸作用、对养分的吸收和促进叶面的光合作用等。

4、由于有机无机成分的科学配合,有机复肥综合了化肥和有机肥的优点,并超过了它们,正如农民所说“不是化肥,胜似化肥,不是花生麸,胜似花生麸”。有机复肥是多种科学技术成果的有效载体,技术含量高,因而有明显的优越性。二、有机复肥生产中原料的配比(一)有机—无机的比例有机复肥与无机复肥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有一定量的有机成分,在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比时必须以能充分发挥有机无机复混肥的优点为前提。在生产实际中主要从有机N—无机N比例和C/N两方面来考虑有机—无机的配合。1.有机N—无机N据报道,我国农地施肥中有机N—无机N适宜比例大致为1:1、7:3或6:4,但具体使用何种比例应因作物、土壤、施肥及地域的差异而

5、定对肥沃土壤,无机N比例可高些,对瘦瘠土壤,则有机N比例宜高些。值得指出的是,对于采用C/N宽(指高于40)的有机物料做有机复肥原料时则不宜机械地套用.有机N—无机N比例。因为若达到相同的有机N—无机N比例,这种宽C/N的有机物料可能在整个复肥质量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这在实际生产中既难以实行,又可能由于C/N的问题而影响复肥的供N状况。2.C/N从肥料角度看,C/N是调控供N强度及持久性的重要因素,是有机复肥制造和有机无机配合的依据之一。然而不同有机物料,不仅C/N差异大,而且有机C的生物有效性也有很大差别。在有机复肥生产中,有必要根据有机C的组分来确定原料的种类及其比例。一般来说,若以纤

6、维素一类为主要有机原料,有机复肥的C/N以1.0~1.6为宜,若有效C比例较高,则C/N宜调低些;反之,则高些。对于以改土补充有机质为目的的配方,则C/N可在1.6以上。有机—无机比例的确定需要考虑土壤和作物因素,对于瘦土砂质土以及生长期长的作物,需注意供肥持久稳定,C/N宜高些;反之,则宜低些。目前我国有机复肥生产中,有机物料所占比例大致在20%~50%之间,但多数在30%左右。至于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到底选用何种有机物料,还要考虑各地原料的价格和丰缺情况,做适当调整。(二)氮磷钾三要素的配比复混肥的养分设计,主要考虑作物、土壤和肥料3方面的因素,这与无机复肥养分设计基本相似。因此,有机

7、复肥的配方可以参考已有的无机复肥养分配比,但不能照搬,因为有机复肥中氮磷钾配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有机复肥的供氮过程波动少,较稳定,不会大起大落。供肥强度与持久性较为协调,与作物生长各时期的需肥较适应。而有机复肥中的磷肥有效性较高,不易被固定。因此,有机复肥中的氮肥比例可适当高些而不致强度过高,磷肥的比例可适当低些而不致供磷不足,例如,对某一土壤无机复肥三要素为12—7—10是较好的叶菜类专用肥,相应的有机复肥则可为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