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不确定度评定.doc

温度不确定度评定.doc

ID:56711411

大小:3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7-05

温度不确定度评定.doc_第1页
温度不确定度评定.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温度不确定度评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熔炼炉精炼温度控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1概述1.1测量依据有限公司熔铸车间生产工艺规程WI-22。1.2使用的测量设备Ⅰ级K型热电偶,温度范围0℃-800℃,允差为±1.5℃;自动平衡记录仪,准确度等级0.5级。1.3被测对象熔炼炉精炼温度控制,要求熔炼炉精炼温度控制在720~750℃之间,因此测量范围应大于750℃,温度控制限为±15℃。1.4测量方法测量过程是在自然环境下实现,测量系统由一次元件热电偶和二次表自动平衡记录仪组成,二次表具有冷端温度自动补偿功能,热电偶将感应到的温度变化通过自动平衡记录仪直接进

2、行显示和记录。2数学模型T=t式中:T——熔炼炉实际温度,℃;t——测量系统显示的温度,℃。3灵敏系数c1==14标准不确定度评定输入量测量系统显示的温度t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t)由以下分量组成:4.1热电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t1)使用的热电偶允差为±1.5℃,则不确定度区间半宽为1.5℃。按均匀分布处理,u(t1)=1.5/=0.87℃。估计其可靠性约为90%,则自由度v(t1)=(10%)-2/2=50。4.2自动平衡记录仪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t2)自动平衡记录仪准确度等级为0.5级,最大允许误差为

3、±(0.5%×800)=±4℃,则不确定度区间半宽为4℃。按均匀分布处理,u(t2)=4/=2.3℃。估计其不可靠性约为90%,则自由度v(t2)=(10%)-2/2=50。4.3环境条件和测量人员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t3)测量过程虽然是在自然环境下实现,因为测量系统具有冷端温度自动补偿功能,且热电偶将感应到的温度变化通过自动平衡记录仪直接进行显示和记录,所以环境条件和测量人员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即u(t3)=0。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t)和有效自由度v(t)5.1标准不确定度汇总i标准测量不确定

4、度分量名称符号ui分布类型Ciui(y)(℃)Vi1热电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t1)均匀分布10.87502记录仪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t2)均匀分布12.3503测量环境和测量人员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t3)正态分布10表中:i误差或不确定度来源的符号;U(xi)为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代号;Ci灵敏系数;ui(y)=

5、Ci

6、·U(xi)标准不确定度分量;Vi自由度。5.2因为,u(t1)、u(t2)、u(t3)是互不相关的,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t)==2.5℃自由度v(ts)==506扩展不确定度取p=

7、95%,有效自由度为50,查t分布表可得k=2.01,U95=k·uc(y)=2.01×2.5=5.0℃7结论本测量过程U95=5.0℃,有效自由度v(ts)=50。因为熔炼炉精炼温度控制在720~750℃之间,温度控制限Δ为30℃。U95/Δ=5.0/30=1/6<1/3,故本测量过程满足测量和控制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