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柜接线技术要求.doc

电气柜接线技术要求.doc

ID:56713304

大小: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05

电气柜接线技术要求.doc_第1页
电气柜接线技术要求.doc_第2页
电气柜接线技术要求.doc_第3页
电气柜接线技术要求.doc_第4页
电气柜接线技术要求.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气柜接线技术要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气柜配盘接线技术要求一、元器件安装布局1、盘柜厂家需要先核对图纸,检查所需配盘的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检查元件是否有损坏,如有,请及时与我方采购或者工程师联系。2、如有需要组装的元件一定要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正确组装,如有条件,测试下组装是否到位,确保不会有犯卡、安装不到位、组装错误的情况发生。3、在元件布局时,做到布局合理美观,便于维修更换元件。在一些比较复杂的控制盘时我方会提供元件布局图,或者我方会到盘柜厂与厂家商定元件布局,如果我方无法及时赶到,盘柜厂最好将元件布局拍照发给我方相应工程师,经确认后方可开始安装元件。4、一次元件和二次元件布局时要

2、分开。5、充分考虑一些发热元件,前后左右要根据说明书预留一定量的空间范围,有利于散热,比如变频器、可控硅等发热元件。6、对于有盘内有变频器等干扰源时,在配盘时要考虑到一些电子元件的位置,最好远离干扰源。7、对于有需要接地的元件、必须根据说明书上的要求连好接地线,接地线必须采用黄绿相间线,并且接地线规格不应小于说明书中的规格,接地线必须连接牢固。8、对于立式安装的控制盘,其接线端子排应距离柜子底部至少要有200mm的距离,并且要考虑进出线电缆的位置。除特殊的立式安装的控制盘以及壁挂式安装除外,但是要考虑端子下口线接线是否方便。一、一次线的连接1、主回路的每个元件必须要有标识,标识

3、的粘贴要牢固,水平、垂直方向及粘贴部位要统一。标识必须要清晰。2、主回路电缆的选取应该根据图纸中空气开关等元件的脱扣器的额定电流选取,图纸中会标出相应元件的额定电流。3、当主回路的电流大于100A,最好用铜排进行连接,当铜排连接难以加工时,可采用单芯多股电缆连接。4、主回路也要标号线号,如果主回路采用铜排,需贴好标签纸线号,当主回路电缆过粗,无法套线号管时,可采用2.5mm2线号管,用扎带穿过线号管的空心,然后扎在主回路线路上。保证线号的位置平齐。5、如有必要时,在主回路电缆的两端要套上相应颜色的热缩管。6、对于有需要用线鼻子连接的主回路,必须要用线鼻子压接,线鼻子可采用鸭嘴鼻

4、或者圆形线鼻子,线鼻子与线必须采用专门的压接工具压接牢固,不能有松动或者过紧的情况。7、剥线时的长度要适中,不能剥线过长导致有露铜,或者剥线太短,压接在绝缘皮上。8、主回路无论是铜排或者线缆,应保证制作时要横平竖直,做到线路美观。9、主回路所有线路连接要牢固。二、二次线的连接1、二次线要严格按照图纸连接,如果看图后仍然不能连接或者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及时与出图工程师联系,不能盲目连接。1、二次线必须压接针式或叉式线鼻子。线鼻子压接时要用专用的工具压接,不能用斜口钳或普通的钳子压接,并且压接一定要牢固,不能有松动。对于针式线鼻子,剥线时尽量剥长些,在套线鼻子的时候,线芯要伸出线鼻子

5、1-2mm长度,然后再用工具压牢。2、二次线的选取,单股导线不能小于1.5mm2,多股导线不能小于1.0mm2,弱电回路不能小于0.5mm2,电流回路不能小于2.5mm2,保护接地不能小于2.5mm2。3、所有的导线两端都应该套有尺寸合适的线号管,线号管上所打印的线号要清晰,在套线号时,线号管的文字读取方向要保持一致。4、二次线路必须安装线槽,线槽安装固定时不能太靠近一次动力电源的输出端,线槽内不应混合一次线和二次线。5、在布二次导线时,一根导线的长度要适中,不能过长或者过短。6、二次线路中不能有接头。7、元件的接点最多不能对于两根导线。对于柜内各个元件上的跨线,要压接到一个线

6、鼻子上。8、接线端子上只能压接一根导线,如果有需要连接多个的,要用端子打连片。9、二次导线不能从一次线路的两相之间穿过。10、二次导线的公共线或者跨线要根据图纸中的短接位置进行短接,不能就近引取,这样便于故障排查。除有特殊情况走线不方便时除外。11、二次线中如果有需要焊接的地方(比如伺服驱动器的控制回路插头、PLC模块的连接器等)一定要焊接牢固。对于需要用双绞线的地方要采用双绞线连接。1、从柜内到盘面板或者到变频器、驱动器等设备的控制线的进出线束要整齐平顺,并且要用缠绕管缠紧,过长时需要用粘贴卡子固定。2、所有的二次导线接到元件接点要做到整齐美观,层次分明,接线牢固。3、所有二

7、次回路元件要有元件标识,标识粘贴位置要整齐统一。一、线路检查1、控制盘内的所有一次、二次线路均按照图纸接线完成后,在认真核对,确认没有错接、漏接。2、用万用表检查一次回路是否有相间短路、接地,检查二次回路是否有短路、接地或者接触不良的情况。3、检查无误后如果有条件,外接控制电源,检查各个元件、接触器、继电器动作是否正常,是否有犯卡的情况发生。4、对于需要外界信号控制的控制盘,如果有条件,最好能模拟信号输入,查看元件动作是否正常。5、上电测试完成后,所有的元件接头、接线端子都要重新紧固一遍,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