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基本知识.doc

硫化氢基本知识.doc

ID:56713874

大小:36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7-05

硫化氢基本知识.doc_第1页
硫化氢基本知识.doc_第2页
硫化氢基本知识.doc_第3页
硫化氢基本知识.doc_第4页
硫化氢基本知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硫化氢基本知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硫化氢基本知识一H2S物理与化学特性H2S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分子式H2S,相对分子质量34.08,对空气的相对密度1.19,易在低洼及封闭处聚集。熔点-82.9℃,沸点-60.3℃,易溶于水。20℃时2.9体积气体溶于1体积水中,亦溶于醇类,二硫化碳、石油和原油中,空气中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比)。燃点温度260℃。在空气中的最终氧化产物为硫酸和(或)硫酸根阴离子。二毒理作用H2S是强烈的神经性毒物,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有心脏等脏器损伤。H2S对黏膜亦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急性毒性:较低浓度即可

2、引起呼吸道及眼黏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浓度愈高,全身作用愈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三H2S对金属材料的腐蚀H2S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失重腐蚀、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以后两者为主,一般统称为氢脆破坏。氢脆破坏往往造成井下管柱的突然断落、地面管汇和仪表的爆破、井口装置的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井喷失控或着火事故。硫化氢能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使地面设备、井口装置、井下工具中、有橡胶、浸油石墨、石棉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密封件失效。四硫化氢的阈限值、安全临界浓度、危险临界浓度等相关规定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与它接触可以使

3、人从极微弱的不舒适到死亡。一个人对硫化氢的敏感性随其与硫化氢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减弱,第二次比第一次危险,依次类推。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阈限值、安全临界浓度、危险临界浓度等的规定,已经被用来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用以指导人们,为人们提供在有毒气的工作场所中,可允许的暴露程度。1、阈限值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硫化氢的阈限值为15mg/m3(10ppm),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5.4mg/m3(2ppm)。2、安全临界浓度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小时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30

4、mg/m3(20ppm)]。3、危险临界浓度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150mg/m3(100ppm)]。4、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浓度(IDLH)有毒、腐蚀性的、窒息性的物质在大气中的浓度,达到此浓度会立刻对生命产生威胁或对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或影响人员的逃生能力。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学会(NIOSH)规定H2S的立即威胁到生命和健康的浓度(IDLH)为450mg/m3(300ppm),SO2的立即威胁到生命和健康的浓度(IDLH)为270mg/m3(100ppm)。API

5、Publ2217A规定氧含量低于19.5%为缺氧,低于16%为IDLH浓度。按照行业标准SY6227-2005《含硫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定》要求:在硫化氢环境中的作业人员上岗前都应接受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首次培训时间不少于15小时。每两年复训一次,复训时间不少于6小时。五硫化氢中毒机理、症状及现场救护措施(一)中毒的机理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系统进入,消化系统进入,皮肤进入。最主要的途径还是呼吸系统进入,吸入H2S气体后,H2S经过呼吸道到达肺部,进入血液到达人体的各个器官,与血液中的溶解氧反应,从而夺取了血液中的溶解氧

6、,导致器官缺氧,人体中毒。同时H2S气体对口、鼻、眼等器官有刺激作用,这是由于H2S接触湿润的黏膜之后,形成硫化钠以及本身的酸性所致。H2S对人体的危害空气中的浓度(PPm)生理影响和危害3感到明显的臭鸡蛋气味10刺激眼睛50-100刺激呼吸道100-200嗅觉在15分钟内麻痹600暴露30分钟会引起致命性中毒1000引起呼吸道麻痹,有生命危险1000-1500在数分钟内中毒死亡(二)人体H2S中毒后的表现特征1、吸入低浓度硫化氢造成症状吸入低浓度的硫化氢可能会造成以下一些症状:疲劳、眼痛、头晕、兴奋、恶心和肠胃反应、咳嗽、昏睡等。2、硫化氢

7、中毒后可能的表现特征硫化氢中毒后可能会出现下面一些表现特征:(1)视线模糊,有光圈感,所见一圈圈的光环和七色彩虹;(2)眼睛灼痛、流眼泪,眼睛肿胀;(3)中毒严重者,小便呈淡绿色;(4)呼吸困难;(5)胸痛、胸闷,伴有较强烈咳嗽。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0.04mg/m3时即可闻到其臭味,浓度达到150-300mg/m3及以上时,由于嗅神经麻痹,反而不易嗅出硫化氢的存在,因此不能依靠嗅觉来判断是否有硫化氢的存在,更不能依靠臭味强烈与否来判断硫化氢的危险程度。(三)早期抢救措施与护理1.将中毒者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注意向上风向转移,让中毒者平躺,

8、保持呼吸道通畅;2.进入毒区的抢救人员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3.对中毒者眼部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涂上眼膏;4.中毒者呼吸困难,应让其吸氧;呼吸停止者,应立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