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意象 把握情感.doc

分析意象 把握情感.doc

ID:56725000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06

分析意象  把握情感.doc_第1页
分析意象  把握情感.doc_第2页
分析意象  把握情感.doc_第3页
分析意象  把握情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分析意象 把握情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导学案——分析意象把握情感【学法指导】1.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2.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意象的特点】1.意象的共性。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诗人们千百年来长期使用,有着约定俗成、相对比较固定的含意。例如:①杨柳:常常表达依依惜别、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②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它就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

2、思。③松柏:松柏的耐寒,常常用来歌颂正直、坚贞不屈的人格。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坚强正直的人。2.意象的个性。在具体的诗歌中,诗人们在使用意象时,在遵守意象的固定内涵前提下,又会根据所要表达的情感需要,赋予其新的含意。体悟意象时,要结合具体诗歌内容灵活处理。比如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虞世南《蝉》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但寒蝉又是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酿造了一种足以

3、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3.意象的组合性。为强化某一方面的情感,诗人们往往使用某一类意象的组合,营造氛围,表达强烈的感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并列式意象组合,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4.意象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意象类设问方式】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2.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3.诗中哪些意象表明了XX?4.“为什么要写XX意象?”【答题训练】抓意象,悟情感

4、1.下面这首词写出了梅花什么特点?诗人要表达什么感情?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zhuó)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的特点:表达的感情:2.从颔联的意象特点中,可以看出诗人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昼居池上亭独吟刘禹锡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注】“法酒”: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几杖:坐几和手杖。蜜蜂的特点:鹤的特点:表达的思想感情:【高考链接】1.(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唐诗,按照

5、要求作答。峡口送友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诗歌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答案】2.(06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正宫·叨叨(tāo)令    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6、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3.(10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答案】4.(2012年江西卷)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

7、]变做:纵使。问题: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答案】5.(2008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注】汀[tīng],水边平地,小洲。(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答案】【明确意象的作用】①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氛围意境、暗示背景或社会环境。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塞下曲》“北

8、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营造了肃杀的氛围(1分),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1分),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或做铺垫②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③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④或对比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