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综述.doc

生态修复综述.doc

ID:56732215

大小:2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06

生态修复综述.doc_第1页
生态修复综述.doc_第2页
生态修复综述.doc_第3页
生态修复综述.doc_第4页
生态修复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修复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然地理学生态修复综述摘 要:区分了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的概念,认为影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自然因素是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及植被等因素,明确了生态修复的五个原则:生态学与系统学原则、可行性原则、风险最小、效益最大原则、自然修复和人为措施相结合原则,总结了目前急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限制因素;原则;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致使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生态破坏突出表现在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加剧、湖

2、泊湿地干涸、沙尘暴频繁、河道断流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现象无不与水土流失加剧有关。为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2000年水利部提出了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防止水土流失建设的步伐。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恢复与生态修复生态系统退化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都发生了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或质变,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发生了变化,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具体表现在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产力下降等。生态系统退化

3、又进一步引发了农牧业生产条件的恶化和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生态恢复是指停止人为干扰,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动适应、自组织和调控能力,按生态系统自身演替规律,通过休养生息的漫长过程、调整和优化系统内部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恢复到一定的乃至更高的水平生态修复是遵循生态学规律,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系统本身进行修复,进行适当的人为引导,遏止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并使退化的生态系统尽快恢复原有的结构

4、和功能。生态重建则是对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生态工程,加强生态系统管理,创建出一个和谐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重建需要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资。生态恢复完全可以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推进,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短期内不能发挥出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为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可以采取生态修复的办法。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不但效果好、见效快,而且适用范围广;相比之下,生态重建则适宜于小流域、小区域的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发挥自我修复能力,并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工辅助措施。生态修

5、复强调了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生态修复既有利于减少人力、财力、物力的投资,又能避免过多的人为干预给生态系统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宜生态修复,解明曙等根据生态修复的限制性条件,提出了适宜生态修复的类地区,认为凡是对土地没有高效高产要求,草木难以生长的山丘、河网或湿地等均可实,逐步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2 影响生态修复的自然因素分析生态系统退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及不合理利用而造成。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抗干扰、抗破坏能力因自然条件不同而大小各异,但在自然状

6、态下,各个地区都有与区域自然条件相适应的稳定生态系统。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类受各种利益的驱使,加剧了对各种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这使得原本处于平衡的生态系统渐趋不平衡,并逐渐导致植被逆向演替,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反过来又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若任其发展,生态系统将会进一步加剧退化,并处于恶性循环之中。在一系列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态安全的头号问题,而生态修复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新举措。但并非所有的区域都适宜于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的实施受到区

7、域自然因素的影响。2.1 气候因素在气候因素中主要考虑光热条件和降水条件。一般而言,在光热条件好,降水丰富的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比较容易,并且见效快。如热带、亚热带地区,植被生长速度快,生物多样性复杂,物质再生更新速率快,生态修复很快,效果也比效明显。而我国广大的西北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带,显然光热条件、植被条件不及东南沿海,生态修复的速度比较缓慢。2.2 水文因素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首要制约因素。降水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被的类型和分布,似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

8、宜生态修复。但各地都有适宜区域气候条件的植被,并具有顶级群落,只要对生态修复区进行严格的管护,生态修复同样可以达到目的。如塔里木河流域的下游绿色走廊区,由于上游水文条件的变化,绿色走廊急剧萎缩,湖泊干涸,森林枯死,两侧的大沙漠呈现合拢态势,国家在2000~2003年向断流30余年的塔里木河下游500余km的天然河道,实施了5次应急输水,结果使下游绿色走廊重新趋于活跃。可见,水分条件在特定范围、特定时段制约生态修复的进程。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