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学设计的概念图.doc

构建教学设计的概念图.doc

ID:56740540

大小:3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07

构建教学设计的概念图.doc_第1页
构建教学设计的概念图.doc_第2页
构建教学设计的概念图.doc_第3页
构建教学设计的概念图.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构建教学设计的概念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构建教学设计的概念图[摘要]教学设计这门学科的概念体系庞杂,设计过程又高度对象化和情境化,因此教学设计过程规律性中又体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本文从把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出发,客观全面地构建了一套该课程的概念图,这将对今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关键词]构建;教学设计;概念图;以“教”为主;以“学”为主;“主导-主体”引言教学设计是隶属于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是一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技术学理论和实践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这几十年里,教学设计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体

2、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移植”到我国以来,通过借鉴-协同-融合-创新的发展,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开发、实施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教学设计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概念繁多、设计的诸要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设计过程灵活多样,加之众多教学设计流派的涌现及其对概念的界定和说法不一,使教学设计这门课程显得概念繁杂、设计思路不清,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本文拟把握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般规律,高度概括化地、直观、简练地构建一套教学设计的概念图。一、构建教学设计概念图的基本思路和过程教学设计也称作教学系统设计(instr

3、uctionalsystematicdesign),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方案并进行修改的过程。其学科性质是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的应用性"桥梁"学科,理论基础为系统论、教学论、学习论和传播理论。它有三个应用层次:1.教学系统设计层次(以"系统"为中心)属于宏观设计层次;2.教学过程设计层次(以"课堂"为中心);3.教学产品设计层次(以"产品"为中心)。其哲学基础是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有学校教育、全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

4、和企业培训等。仔细分析多年来国内外对教学设计领域的研究,尽管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名目繁多,但从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看,不外乎三大类: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主导-主体”教学设计[1]。本文将基于这一基本划分,对每一类教学设计又从其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及设计步骤和教学应用三方面去探讨,最后将其关系用图像化形式直观表现出来。(一)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ID1和ID2)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也称传统教学系统设计(英文缩写ID),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设计的焦点在“教学

5、”,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精细严密地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1、理论基础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为系统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其中以学习理论为分代原则将传统教学设计又分为ID1和ID2。ID1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代表模式为“肯普模式”(总结为4个要素、10个教学环节、解决3个问题)。ID2的理论基础: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代表模式为“史密斯-雷根模式”(重点放在教学组织策略的设计上)。2、主要内容及设计步骤(1)前期分析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包括学习

6、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学习需要分析的作用是鉴定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依此形成总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分析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二是揭示这些学习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学生特征分析应从三方面进行:了解一般特征、确定初始能力和测定学习风格。(2)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即认知、态度、情感及行为领域应达到的目标。常见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有: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家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和国内对教学目标的分类

7、系统。(3)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实践法、合作学习法、示范模仿法和强化法等。(4)教学媒体的选择应用教学媒体是指直接加入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传输信息的一切技术、手段和设备。在选用教学媒体时一般遵循目标一致性、经济性、组合性、易操作性和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原则进行[3]。(5)教学策略的选择应用教学策略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

8、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发现式”和“传递—接受”教学策略等。(6)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教学评价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①按评价的基准不同,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②按评价的实施阶段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③按评价采用的方法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