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48课时).doc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48课时).doc

ID:56740552

大小:10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48课时).doc_第1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48课时).doc_第2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48课时).doc_第3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48课时).doc_第4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48课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48课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案第一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理解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念;(2)掌握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3)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古典概率计算;学会几何概率的计算;(4)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了解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以及概率的统计定义。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5)理解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Bayes公式及其意义。理解事件的独立性。二.本章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随机事件及事件之间的关系第二节频率与概率2学时第三节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2、2学时第四节条件概率第五节事件的独立性2学时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1)随机事件及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2)古典概型及概率计算;3)概率的性质;4)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Bayes公式5)独立性、n重伯努利试验和伯努利定理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使学生能正确地描述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和各种随机事件;2)注意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具体含义,理解事件的互斥关系;3)让学生掌握事件之间的运算法则和德莫根定律;4)古典概率计算中,为了计算样本点总数和事件的有利场合数,经常要用到排列和组合,复习排列、组合原

3、理;5)讲清楚抽样的两种方式——有放回和无放回;五.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1.集合的并运算和差运算-是否存在消去律?2.怎样理解互斥事件和逆事件?3.古典概率的计算与几何概率的计算有哪些不同点?哪些相同点?习题: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理解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其性质,会运用概率分布计算各种随机事件的概率;(2)熟记两点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的分布律或密度函数及性质;二.本

4、章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随机变量第二节第二节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随机变量及分布律、分布律的特征第三节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见分布(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2学时第四节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分布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公式第五节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连续随机变量及密度函数、密度函数的性质2学时第六节常用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常见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及概率计算2学时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a)随机变量的定义、分布函数及性质;b)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或密度函数,如何用

5、分布律或密度函数求任何事件的概率;c)六个常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a)注意分布函数的特殊值及左连续性概念的理解;b)构成离散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的条件,它与分布函数之间的关系;c)构成连续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的条件,它与分布函数之间的关系;d)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关于处处连续,且,其中为任意实数,同时说明了不能推导。a)注意正态分布的标准化以及计算查表问题;二.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1.函数是否是某个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2.分

6、布函数有两种定义——,主要的区别是什么?3.均匀分布与几何概率有何联系?4.讨论指数分布与泊松分布之间的关系。5.列举正态分布的应用。习题: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了解二维随机变量概念及其联合分布函数概念和性质,了解二维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定义及其概率分布和性质,了解二维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2)会用联合概率分布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会求边缘分布。(3)掌握随机变量独立性的概念,掌握运用随机变量的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4)会求两个独立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如函数X+Y,m

7、ax(X,Y),min(X,Y))的分布。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二维随机变量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密度函数、它们的性质、n维随机变量2学时第二节边缘分布边缘分布律、边缘密度函数2学时第三节条件分布1学时第四节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两个变量的独立性,n个变量的独立性1学时第四节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已知(X,Y)的分布率pij或密度函数,求的分布律或密度函数。特别如函数形式:。2学时一.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a)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及性质,与一维情形

8、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b)边缘密度函数的计算公式:的运用,特别是积分限的确定和变量x的取值范围的讨论;c)随机变量独立性的判定条件以及应用独立性简化计算,如由边缘分布律或密度函数可以确定联合分布律或联合密度函数;d)推导的密度函数的卷积公式:,正确使用卷积公式;e)在X,Y独立性的条件下,推导的密度函数,注意它们在可靠性方面的应用。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a)注意联合分布函数能决定任意随机变量X或Y的分布(边缘分布),反之则不能确定(X,Y)的联合分布,由正态分布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