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796-2019 机插水稻盘育秧作业技术规程.pdf

DB34∕T 796-2019 机插水稻盘育秧作业技术规程.pdf

ID:56762683

大小:255.9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7-08

DB34∕T 796-2019 机插水稻盘育秧作业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 796-2019 机插水稻盘育秧作业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 796-2019 机插水稻盘育秧作业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 796-2019 机插水稻盘育秧作业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 796-2019 机插水稻盘育秧作业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796-2019 机插水稻盘育秧作业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05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796—2019代替DB34/T796—2008机插水稻盘育秧作业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aisingRiceSeedlingWithRiceDisk文稿版次选择2019-07-01发布2019-08-01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4/T796—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4/T796-2008《机插水稻软盘和双膜育秧作业技术规范》。本标准与DB34/T796-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2、:——标准名称修改为《机插水稻盘育秧作业技术规程》;——删除了双膜育秧作业技术部分内容(见2008版的3.4、4.5、5.2、7.2.2、9.2、10.2、11.2.2和14.2);——修改了软盘育秧作业流程图(见4.1,2008版的5.1);——增加了软盘基质育秧部分内容(见6.4);——增加了硬盘育秧部分内容(见4.2和8.2);——删除了苗期管理中追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等具体操作内容(见2008版的12.3和12.4)。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技

3、术推广总站、淮南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怀宁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本标准起草人:何超波、吴然然、习敏、郭颖林、武小燕、梁文军、王磊、丁邦太。IDB34/T796—2019机插水稻盘育秧作业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插水稻软盘育秧的育秧流程、种子处理、材料准备、秧板田、播种、苗期管理、秧苗标准、秧苗起运等。本标准适用于机插水稻大田盘育秧作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43.4农作物种

4、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FZ/T64033纺粘热轧法非织造布NY/T1534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求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3基本要求3.1水稻种子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适合水稻机插秧作业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3.2育秧的秧床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育秧过程中的投入物应符合NY/T5117的规定。3.3育秧软盘、硬盘的选择应符合NY/T1534的规定。3.4无纺布应选用适合水稻育苗的专用特制无

5、纺布,无纺布质量应符合FZ/T64033的规定。4育秧流程4.1软盘营养土(基质)育秧操作流程见图1。图11DB34/T796—20194.2工厂化育秧操作流程工厂化育秧操作流程应符合NY/T1534的规定。5种子处理5.1晒种、脱芒5.1.1浸种前晒种l天~2天,提高发芽率、发芽势。5.1.2对有芒的种子先进行脱芒。5.2选种5.2.1采用风选或盐水选(盐水比重为1.06~1.12)方式选种。5.2.2盐水选种应使用清水淘洗,清除谷壳外盐份;直接选用商品种的可不需风选或盐选。5.3发芽试验在浸种前按GB/T3543.4进行发芽试验,

6、育秧选用发芽率达90%以上的种子。5.4浸种消毒5.4.1催芽前应按有关浸种药剂使用要求浸种。5.4.2浸种时间长短视气温而定,一般籼稻种子浸足60℃·d,粳稻种子浸足80℃·d。5.5催芽5.5.1将吸足水分的种子进行高温保湿至破胸即可,温度控制在35℃~38℃,保持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致,必要时进行翻拌使稻种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5.5.2催芽后置阴凉处,摊晾炼芽4.0h~6.0h。6材料准备6.1秧盘26.1.1每666.7m常规稻机插,需备58cm×30cm×2.5cm(九寸)盘25张~28张,或58cm×252cm

7、×2.5cm(七寸)盘31张~32张;每666.7m杂交稻机插秧,需备九寸盘15张~18张,或七寸盘20张~24张。6.1.2软盘底部渗水孔排列整齐、均匀。孔径为0.3cm~0.4cm;孔距为2.5cm~4.0cm;破孔率应≤1.5%,通孔率应≥99.5%。45℃恒温下保持2h,比应软化变形;-20℃低温下持续2h,不应有脆裂痕。6.1.3硬盘孔径为0.4cm,孔间距1cm×1cm,要求-20℃以下不开裂,-10℃从1m高处自由掉落硬地面不开裂,38℃时秧盘荷重120kg不变形。6.2盖膜2每666.7m机插秧大田,均应备200cm幅

8、宽的相应长度的无纺布作为盖膜。6.3拱棚2DB34/T796—2019早季稻露天育秧时,应采用拱棚增温育秧,育秧前备足拱棚用料。6.4营养土(基质)准备6.4.1营养土育秧时,选择土壤肥沃疏松且经秋耕、冬翻的稻田土等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