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doc

高速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doc

ID:56768934

大小:3.33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0-07-08

高速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doc_第1页
高速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doc_第2页
高速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doc_第3页
高速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doc_第4页
高速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速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速数字电路设计及EMC设计目录1.高速数字电路设计51.1何谓高速数字信号?51.2微带线、带状线的概念51.2.1微带线(Microstrip)51.2.2带状线(Stripline)61.2.3经验数据61.2.4同轴线(coaxialcable)61.2.5双绞线(twisted-paircable)71.2.6等间隔的电容负载的影响71.3常见高速电路81.3.1ECL(EmitterCoupledLogic)电路81.3.2CML(CurrentModeLogic)电路91.3.3GTL(GunningTransceiverLogic)电路101

2、.3.4BTL(BackplaneTransceiverLogic)电路101.3.5TTL(TransistorTransistorLogic)电路111.3.6模数转换电路—线接收器121.4常见电路匹配措施121.4.1反射121.4.2终端匹配131.4.3始端匹配151.5高速电路设计一般原则和调试方法161.5.1同步逻辑设计161.5.2了解选用器件的输入、输出结构,选用恰当的匹配电路;在考虑节省功耗,电路又能容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地引入失配。191.5.3对极高速率(300MHz以上)的信号,一般建议选用互补逻辑,以降低对电源的要求。191.5

3、.4了解每一根高速信号电流的流向(电流环)191.5.5信号的布线、电源和地层的分割,是否符合微带线、带状线的要求?高速信号要有回路地相配(不是屏蔽地)191.5.6电源滤波191.5.7对很高速度的信号要估算其走线延迟。191.5.8在满足速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工作速率低的器件。191.5.9差分线尽量靠近走线191.5.10测试方法:选择有50Ω输入的高速示波器,一般自制一个探头,测量点应尽量靠近所观察的位置或者需要该信号的实际位置。一般不建议测输出端的信号波形,与实际使用的位置有一定差别。191.5.11ringing,crosstalk,radi

4、atednoise——数字系统的三种噪声191.5.12数字信号的绝大部分能量(功率谱密度)集中在fknee之内191.5.13延时:FR4PCB,outertrace:140~180ps/inchinnertrace:180ps/inch201.5.14集总参数与分布参数系统201.5.15互感、耦合电容的作用(干扰)201.5.16ECL电路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的计算201.5.17在数字系统中,耦合电容引起的串扰比起互感引起的串扰要小。211.5.18传输通道包括器件封装、PCB布局、连接器,至少在fknee的范围内要有平坦的频响,以保证信号不失真,否

5、则信号在收端可能会遇到上升时间劣化、过冲、振铃、lump等现象。211.5.19阻容负载对电流变化的作用211.5.20噪声容限(noiseimmunity):以10H189器件为例221.5.21地反弹(groundbounce)231.5.22寄生电容StrayCapacitance的影响:对于高输入阻抗电路影响尤为严重231.5.23示波器探针的电气模型241.5.2421:1探针:251.5.25趋肤效应(skineffect):在高频时导线表面附近的电流密度加大,而中心部分的电流密度减小。趋肤效应使得导线对高频信号的衰减增大。趋肤效应的频率与导体的

6、材料有关。251.5.26对低频信号,电流流经电阻最小的路径;对高频信号,回流路径的电感远比其电阻重要,高频电流流经电感最小的路径,而非电阻最小的路径。最小电感回流路径正好在信号导线的下面,以减小流出和流入电流通路间的环路面积。251.5.27负载电容对上升时间的影响261.5.28直流匹配和交流匹配的功耗比较271.5.29电源系统设计原则271.5.30TTL和ECL的混合系统要注意271.5.31电源线上的电磁辐射防护281.5.32旁路电容的选取和安装:281.5.33连接器对高速系统的影响281.5.34总线:312、电磁兼容性(Electroma

7、gneticCompatibility)322.1关于电磁兼容性的基本原理322.1.1下面的电路布局有什么问题?322.1.2走线可穿过回流平面的缝隙吗?No!332.1.3走线的电感和电容332.1.4接地的作用:342.1.5信号参考点应在何处接至基底(chassis)352.1.6周期信号362.1.7EMC三要素362.1.8共模和差模382.1.9减小噪声的措施392.2信号完整性――减小串扰和信号畸变392.2.1392.2.2屏蔽402.2.3信号畸变412.3通过滤波减小直流电源噪声412.3.1422.3.2IfDCpowerplanes

8、can’tbeused,thenlumpeddec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