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进餐教育.doc

幼儿进餐教育.doc

ID:56776326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7-09

幼儿进餐教育.doc_第1页
幼儿进餐教育.doc_第2页
幼儿进餐教育.doc_第3页
幼儿进餐教育.doc_第4页
幼儿进餐教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进餐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进餐教育孩子的进餐教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期进餐的基本要求包括:1.1.卫生进餐——饭前用肥皂洗手,饭后漱口。要求:不拥挤、不打闹、不玩水,认真清洗。随洗随吃,注意手的保洁。注意桌面清洁。2.2.健康进餐——不厌食,能情绪愉快的进餐。不挑食,细嚼慢咽地完成自己的一份饭菜。3.3.礼貌进餐——不大声喧哗。不让餐具碰撞发出过大的响声,不敲碗筷。正确使用餐具,不用手抓饭。用餐后餐具物归原处。那么如何在幼儿园阶段开展进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呢?一、创设温馨的用餐环境1.餐厅墙面的布置:良好的环境布置不单单只是在某种程度上美化了餐厅,深一步来讲能激起幼儿的食欲,更促使

2、他们能愉悦的用餐。各个年龄班所采用的布置手法均不同:小班:幼儿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外在的任何积极都极易影响到他们,所以墙面的布置不宜太多、太花哨。由于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而对幼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餐饮习惯,小班的幼儿恰好处于这种由家庭到集体的过渡适应阶段。逃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屡见不鲜。因此在餐厅的墙面上可以做些幼儿不爱吃的食物的各种放大、拟人化的卡通造型。让幼儿先从视觉出发逐渐接受和喜爱这些食物的表面(所谓表面:就是让幼儿先接受这些原本不爱吃食物的造型、颜色等,让幼儿觉得它们还是挺漂亮和可爱的)。中、大班: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渐增多对餐厅环境的布置内容。中班的幼儿可让他们动手和老师一起做

3、一些简易的装饰或作品。大班的幼儿就可让他们独立担当了。(内容:可以在区域中投放的,手工、美术作品等。)2.桌椅排列:各个年龄班根据本班幼儿自身的特点,及时合理的调整安排进餐时桌椅的摆放,以及个别幼儿进餐时的座位。(如下图)⑴定期或不定期的变化排放: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易受外在的影响较大,各个阶段餐厅桌椅位置的调整,能在某种程度上吸引幼儿且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幼儿对于进餐的兴趣。⑵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选择排放方式:如图①②的排列方式就比较适合小班的幼儿。小班初期的时候,在进餐时尤其需要老师的帮忙和照顾。选择这两种排列方式也便于老师在进餐时的全面指导和个别照顾,个体之间顾及的位置跨越相对较小与

4、方便。对于中、大班的幼儿选择范围就更广些了,图①②③都比较适合。⑶根据用餐的内容:吃自助餐的时候就可以选用图③④的位置排列,因为在进餐过程中需要经常的走动取菜,这样的位置就比较方便走动以及对于菜的取拿和减少碰撞。3.音乐:音乐创造了温馨的用餐气氛,同时柔和的音乐也给予幼儿以一定的暗示作用:例:音乐能调节一个人的情绪和心境,也让幼儿明白如果大声的讲话好听的音乐就听不清楚了。音乐的选择上,多以钢琴曲、幼儿喜爱的英语歌(最好是没有歌词的乐曲。若有歌词的歌曲幼儿易在进餐时跟词轻唱,会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其进餐,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呛到,含饭等。)为进餐时的背景音乐。应该注意的是:音乐音量的

5、适宜,过大过小都不合适。二、酝酿愉快的用餐气氛1.1.餐前安静活动:帮助幼儿调节情绪,让幼儿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餐前的谈话活动可以使幼儿较为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到平静;之间因游戏的结果而产生的消极状态转慢慢化为积极;通过注意的转移使心情不好的幼儿把负面情绪降到最低……这一系列的举措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带着一个愉悦的心情去用餐。1.2.分组进餐:综合年龄特点、人数以及安全等问题在请幼儿去进餐前可以考虑让他们分批进入。例1:平时动作慢、用餐较慢的幼儿可以请他们先去。或者根据某些幼儿个性特点的需要先请其去,让其有足够的时间来调节。例2:在餐前活动快结束时可以运用儿

6、歌或歌曲的方式请幼儿分组去准备。比如说请穿红颜色衣服或者衣服上有红颜色的宝宝先去等等,这样既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消除或转移了前面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问题,又可以起到复习儿歌、歌曲和分组的作用。2.3.自由选择座位:⑴所谓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在这点上也有体现。要给孩子自己选择的空间,幼儿进餐时其就坐的位置都由他们自己自由选择,当他们坐在自己选择的座位上;自己选择的餐具边;自己所喜爱的伙伴身边,进餐时就会充满了满足感,用餐时愉悦的心情也就自然流露嘞。⑵顾及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在饮食上对肥胖、超重或体重不达标的幼儿还是要多予照顾的:在超重和肥胖的这个“小群体”中,老师预留了1——2张桌子(视各班此类幼儿

7、人数而定),这些桌子上的蔬菜量都较其它的多,而米饭量就相对的稍少些,让这些幼儿在最小的程度上还能有选择自己座位的空间和权利。三、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1.1.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将要求转化为他们自觉的行为:以往为幼儿建立用餐常规时,教师经常选用反复强化,严格要求的方式来培养,但是总有幼儿出现“老师看与不看两个样”的情况,幼儿仍处于他律而非自律的阶段,从长远发展来看,对幼儿的成长是不利的。只有将要求转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才能是真正实现了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