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运动理论.ppt

地壳运动理论.ppt

ID:56799640

大小:2.73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6-28

地壳运动理论.ppt_第1页
地壳运动理论.ppt_第2页
地壳运动理论.ppt_第3页
地壳运动理论.ppt_第4页
地壳运动理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壳运动理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壳变动的原因——全球构造理论上海闵行三中周光明2003.10.12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AlfredWegener1880~1930)发表了《大陆和海洋的形成》,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1、约2亿年前,大陆连在一起,称为泛大陆,周围是泛大洋;2、泛大陆分裂,先是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经过二亿多年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一.大陆漂移学说20世纪50年代,依据海底热流测量、海底地形测量,再结合地震分布、海底火山和深海沉积的研究结果,美国地质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哈雷·赫斯(HarryHess)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赫斯用地幔对流

2、机制来解释海底的地形,认为大陆受到地壳下部对流作用的推动,好像被放置在一条活动传送带上运动。赫斯在1962年发表的论文《海洋盆地历史》中表达了这一充满想象力的思想中,在论文的引文中说“我的这一设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证实,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篇科学论文,倒不如说是一首地球诗篇。”,他也就得到地质诗人的美称。二.海底扩张学说马里亚纳海沟海岭(大洋中脊)全球海底岩石年龄1、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2、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

3、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3、海沟是大洋地壳消亡处:当扩张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因密度大,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软流层,逐渐熔化消亡。三.板块构造学说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批科学家相继发表了“新全球构造学”的许多论文和评论。以麦肯齐(D.P.Mckenzin)和勒皮雄(X.Lepichon)为代表,宣告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这一气势恢弘建的全球构造理论学说,将大量杂散的专门发现,用和谐的框架组织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几乎包含了地球科学的各学科领域:岩石学、矿床学、大地构造、海底资源……以及地球上最壮观的景象,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1、几乎

4、全部由海洋构成的板块是__________2、印度洋板块包括的陆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平洋板块大洋州、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全球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3、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或张裂,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板块的两种边界:褶皱山脉、海岸山脉、岛弧链、海沟、碰撞消亡边界裂谷、海洋、转换断层、海岭张裂生长边界形成地形图例运动边界裂谷海洋转换(平移)断层喜马拉雅山的

5、形成距今6000~3000万年距今3000~200万年目前仍在上升距今7000~6500万年边界类型地区交界处板块板块张裂区(生长边界)大西洋红海东非大裂谷冰岛板块碰撞区(消亡边界)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东亚岛弧链、海沟亚欧、非—美印度洋—非美—亚欧印度洋—亚欧非—亚欧太平洋—美太平洋—亚欧印度洋—非该下课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