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修复技术.ppt

城市河道修复技术.ppt

ID:56800249

大小:58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6-28

城市河道修复技术.ppt_第1页
城市河道修复技术.ppt_第2页
城市河道修复技术.ppt_第3页
城市河道修复技术.ppt_第4页
城市河道修复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河道修复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河道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技术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LOGOLOGO123目录河道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概念河道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技术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中几个误区营造生态景观,建立人水和谐目标4(Bioremediation)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低投资,高效益环境治污技术,就是利用特定的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包括土著或外源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消除或富集环境污染物,从而达到对污染环境进行治理的生物过过程。生物修复LOGO1.1河道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概念(EcologicalRestoration)是利用生态工学原理、技术,通过河道水污染控制、水量和水

2、流态的调节,河道河底和岸坡的形态结构的生态改造,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重建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之达到良性的自然生态平衡。生态修复LOGO1.2河道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的差异从适应范围上看,生物修复主要适应于重污染河道,特别是有机污染的黑臭河道,生物修复作为截污不彻底的一个补充措施,有利于降低河水污染,消除河道黑臭现象;生态恢复适应于微污染河道,特别是以N、P等营养污染为主的富营养河道。从技术原理上看,生物修复主要利用环境生物学原理,利用培育的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生态修复则是利用生态工

3、学的原理,通过创造良好而多样化的河道生态环境,合理引进和配置水生生物群落,促进河道向良性生态系统演替。从技术目标上看,生物修复主要以改善河道水质为目的,实际上是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延续;而生态修复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受损的河道生态系统,水质改善是河道生态修复的前提。从采用的技术手段上看,生物修复以环境工程手段为主,如河道曝气、氧化塘、生物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复合生态滤床、微生物合酶制剂的投放等;生态修复则主要为河道形态、结构的生态改造,河道水量、水流态人为调节。2.河道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河道曝气增氧复合生态滤床氧化塘技术曝气生物滤床软性填料软性填料接

4、触氧化植物浮岛生物促生微生物投放生态修复技术(1)河岸生态缓冲带构建河岸带植被恢复是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技术方法,河岸生态缓冲带是介于河道和河岸之间的生态过渡带,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滞洪补枯、防止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对面源污染,地表径流、营养盐具有阻滞作用;具有生物廊道、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持城市地下水资源平衡以及调节区域C、N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功能。河岸生态缓冲带尽可能采用多孔渗水路面,植物种植采用本土树种,建立乔、灌、草层级结构,功能完善的河道天然植被带,发挥其生态功能。(2)生态护岸构建河床护坡的生态修复方法,

5、将其改造成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护岸材料采用具有耐久性、抗侵蚀性、抗冲击性,同时具有渗透性和亲水性材料,最好为天然材料如木桩、竹笼、卵石等。为了维护河岸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可在护岸上种植水生植物和其他植物,植物根系纵横交错于介质和土壤中,增强了河岸带亚表层强度,增加了河岸的稳定性,防止岸坡重力侵蚀;生态护岸和河岸水陆交错的生态活跃区的水生植物,降低水体流动,有利于生物栖息;生态护岸水陆交错区的介质和水生、湿生的生长而过分影响其他种类的生长,有利于形成物种之间良好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机制;引进植物有一定的净化水质作用和景观效果。底泥在城市水环境生态系

6、统中扮演十分重要角色,底泥是河湖生态系统分解者——微生物的主要聚集地,底泥营养盐释放为河湖生态系统生产者——藻类提供营养。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必须坚持回归自然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但并不意味着城市河道生态修复越接近自然,越接近原生态越好。在城市河道治理中,往往认为城市河道黑臭或富营养问题是一个单纯的水污染问题,只要通过截污手段,对河道进行彻底截污,就可以根治城市河道黑臭或富营养。从治理技术和手段上看,往往只重视截污、清淤、驳岸等工程手段,而忽视河道生态恢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并不是城市河道治理的终结,相反,生态修复完成仅仅是河道生态保护的开始。LOGO3.河道生态修复治

7、理工程中几个误区3.1清淤能解决河道内源污染问题3.2河道生态修复越接近自然越好3.4河道生态修复是河道治理的终结3.3河道水污染控制中彻底截污的观念4.营造生态景观,建立人水和谐目标河道是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人与人交流的场所,是城市重要的景观界面,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合理规划河道空间结构,使河水、河岸、滨河带等生态景观要素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有机整体,既符合生态学原理,也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更适合人类居住,使河道景观由单纯的物理景观转变为多样性的生机盎然的生态景观。提高沿河土地利用价值,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消除人和自然的对立,建立人水和谐。

8、谢谢!L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