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重点.doc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重点.doc

ID:56809470

大小:158.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7-12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重点.doc_第4页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重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重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环境科学概论地球与环境学院耿艳主要内容:1.环境概念2.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3.环境生态学4.环境污染控制(气、水、声等)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第一节环境及环境特征•第二节环境科学及其分类第一节环境及环境特征•一、环境概念环境的定义: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电子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节环境及环境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

2、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第一节环境及环境特征•2.环境类型第一节环境及环境特征第一节环境及环境特征•2.特点•(1)最小限制律•(2)等值性•(3)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4)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第一节环境及环境特征•三、环境效应及其特点•1.环境效应:•指环境受到污染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包括•(1)环境生物效应生态系统•(2)环境化学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3)环境物理效应噪声、沙尘暴、矿区沉陷第一节环境及环境特征•2.环境特点•1)整体性和有限性第一节环境及环境特征•环境自净能力: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引起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变化,最终

3、污染物被清除。这一过程称为自净。环境清除污染物能力的大小称为环境自净能力。•环境容量:指对一定区域,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第一节环境及环境特征第二节环境科学及其分类•二、环境科学分科•1.环境学:环境科学的核心,重点研究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2.基础环境学: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3.应用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中实践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思考:•1.什么是环境?环境有那些类型?•2.什么是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有哪些特点?•3.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有何区别?•4.环境科学包括哪些学科内容?它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第二章环境问题

4、与可持续发展n第一节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n第二节当代主要环境问题n第三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n一、环境问题n1.定义: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n2.自然环境问题:如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台风、沙尘暴。n3.人为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破坏等。第一节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n二、环境问题的发展n1.萌芽阶段——1840年工业革命之前(1)原始社会人与自然较为和谐(2)工业革命前夕过度放牧、砍伐森林、破坏草场森林引起水土流失、江河泛滥,出现了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n2.环境恶化阶段——工业革命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5、1)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产生的“三废”大量进入环境。(2)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耗量增加,污染事件不断发生。第一节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n3.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污染范围是局部地区n4.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八十年代至今污染范围为全球区域突出的问题:(1)全球性的大气污染(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3)突发性的污染事件增多第二节当代主要环境问题n一、全球气候变暖n1.造成的影响n(1)根据卫星观测资料南极大陆冰川出现龟裂。(2)沿海地区许多城市被淹没,海滩消失。(3)异常天气发生的频率增加,给许多国家带来严重影响。(4)对森林的影响(5)对生物物种和农业的影响第二节当代主要环

6、境问题n2.气候变暖的原因——温室效应(1)概念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机理第二节当代主要环境问题n二、臭氧层破坏n1.臭氧层概念O3分布在距地表15~40km处,随高度的变化其浓度会有变化。在15~25km范围内,O3浓度最高。第二节当代主要环境问题n2.臭氧层的破坏(1)O3洞:O3的柱单位浓度小于200D•u,即O3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30%的区域。(2)南极臭氧洞第二节当代主要环境问题n3.

7、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及后果(1)原因:人类过多的使用氟利昂和哈龙(一种灭火剂Halons)。(2)后果:对人体健康、陆生生物、水生生物、建筑材料的影响。n4.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第二节当代主要环境问题n三、酸雨(酸沉降)n1.概念湿沉降:PH<5.6的降水(雨、雪、霜、雾、雹等)干沉降:大气中所有酸性物质转移到陆地的过程第二节当代主要环境问题n2.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