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ppt

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ppt

ID:56816153

大小:979.0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6-30

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ppt_第1页
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ppt_第2页
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ppt_第3页
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ppt_第4页
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传说中的美人鱼谁是美人鱼呢?我就是真相!!我不漂亮但很可爱哦=v=儒艮简介儒艮(Dugong)与海牛皆为草食性动物,但栖息地不尽相同,它们是海牛目中唯一仍生存于印度洋与太平洋地区的物种。和海牛不同,儒艮的尾鳍近似于海豚的Y型尾,突出嘴外的长牙则近似其远亲大象。虽然它们的分布范围广泛,某些地区仍有相当的数量,但在人类持续的猎杀、栖地减少以及困在渔网中溺毙的意外等已严重威胁到它们的生存。某些地区称它们为“海牛”(seacow)、“海猪”(seapig)、或“海骆驼”(seacamel

2、)。中文学名:儒艮(rúgèn)拉丁学名:Dugongdugon别称:海牛、人鱼、美人鱼、南海牛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纲:哺乳纲(MAMMALIA)目:海牛目(SIRENIA)科:儒艮科(Dugongidae)属:儒艮属(Dugong)物种命名人:Muller物种命名时间:1776年英文名:Dugong外形特征儒艮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动物,与海牛目的其它动物如海牛的最大区别在于:海牛的尾部呈圆形,而儒艮尾部形状与海豚尾部相似。儒艮的头很大,头与身体的比例是海洋动物中最大的

3、。嘴巨大而呈纵向,舌大,使其更利于进食海底植物而将沙子排除开。儒艮的气孔在头部顶端,平均15分钟换一次气。头部和背部皮肤坚硬、厚实。海牛or儒艮?憨态可掬的海底生灵儒艮的体型大而呈纺锤状,体长约2.4至2.7公尺,3公尺以上的个体相当少见,一般而言雌性的体型会比雄性大一点。皮肤光滑,外观呈褐至暗灰色,腹部颜色较背部来得浅,体表毛发稀疏。颈部短,但仍能有限度的转动头部或点头。前肢短、呈鳍状,末端略圆而缺乏趾甲;胸鳍是幼儒艮主要的推进力来源,成年後则转变为以尾鳍为主。乳房1对,乳头位于前肢基部处。儒艮

4、没有外耳壳,只看得到小小的耳孔,眼睛也很小。鼻孔位于吻部顶端,周围有皮膜可在潜水时盖住鼻孔。宽而扁平的嘴位于厚重吻部的末端下方,嘴边的短须是进食时的重要工具。儒艮哺乳中在哺乳期,儒艮会带着幼儒艮在浅海游弋,这时的成年儒艮乳头肿大,古代水手在光线不好的时候看到它,误认为是女人,便有了“美人鱼”的称呼。种群现状与海牛一样,儒艮族群量减少的主因也是人类活动的干扰。儒艮全身都具有商业价值,除了肉可食用外,1头成年儒艮可提炼24至56公升的油,皮肤可制成皮革,而它们致密的骨头被当作象牙的替代品用于雕刻之用,

5、不断的捕猎造成部分地区族群急剧地减少。在澳洲,儒艮已被列为保育类动物,仅部分地区有原住民猎人的捕猎。除此之外,儒艮也常死于渔业拖网、海边保护游泳者的防鲨鱼网、捕海龟网等。它们也是原油污染的牺牲者。保护价值保护等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儒艮的名字是由马来语直接音译而来的,也有人称它为“南海牛”。它与陆地上的亚洲象有着共同的祖先,后来进入海洋,依旧保持食草的习性,已有2500万年的海洋生存史,是珍稀海洋哺乳动物,也是我国43种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之一,对于研究生物进化、动物分类等极具参考价值。著名生物学家、

6、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把儒艮称之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动物”。他说:“对儒艮的保护必将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及保护,必将影响我们对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