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章末系统总结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章末系统总结含答案.doc

ID:56822779

大小:6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1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章末系统总结含答案.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章末系统总结含答案.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章末系统总结含答案.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章末系统总结含答案.doc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章末系统总结含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章末系统总结含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章末系统总结一、重点知识梳理二、实验专项探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原理测定强酸、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aq)+OH-(aq)===H2O(l)ΔH=-57.3kJ·mol-1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组装量热计:大小烧杯口要相平,烧杯间要填满隔热材料。②往小烧杯中加入50mL,0.50mol·L-1的盐酸,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③用量筒量取50mL,0.55mol·L-1的NaOH溶液,并测量温度。④将NaOH溶液迅速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并用环形玻璃棒充分搅拌,读取混合液的最高温度。⑤重复实验两次。续上表实验纪录反应热的计算ΔH=

2、-kJ·mol-1即时训练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

3、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准确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因此所用装置必须保温、隔热且可使体系温度尽快达到一致。故缺少的仪器应为环形玻璃搅拌棒。(2)不盖硬纸板会损失部分热量,故所测结果偏低。(3)由中和热概念可知,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的,而与过量部分的酸、碱无关。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偏小 (3)不相等 相等 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实验室用50mL0.50mol·L-1盐

4、酸、50mL0.55mol·L-1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T2-T1)/℃盐酸NaOH溶液平均值120.220.323.7220.320.523.8321.521.624.9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内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2)经数据处理得T2-T1=3.4℃,则该实验测得中和反应反应热ΔH=________

5、[设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为1g·cm-3,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J·g-1·℃-1]。(3)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反应反应热为ΔH1,则ΔH1与ΔH的关系为:ΔH1________(填“<”“>”或“=”)ΔH,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可使HCl与NaOH的反应充分进行,上下搅动可防止温度计损坏;烧杯内填满碎泡沫塑料是为了降低热

6、量的损失。(2)ΔH=-(100g×4.18×10-3kJ·g-1·℃-1×3.4℃)÷0.025mol≈-56.8kJ·mol-1。(3)因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故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后,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即ΔH1>ΔH。答案:(1)上下搅动(或轻轻搅动) 铜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保温、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 (2)-56.8kJ·mol-1 (3)> NH3·H2O电离吸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