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管桩技术交底方案.doc

PHC管桩技术交底方案.doc

ID:56825922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15

PHC管桩技术交底方案.doc_第1页
PHC管桩技术交底方案.doc_第2页
PHC管桩技术交底方案.doc_第3页
PHC管桩技术交底方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PHC管桩技术交底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PHC管桩监理技术交底编号:005会议时间: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七日下午16:30会议地点:一标段监理办公室参加人员:详见签到表主持人、交底人:匡志兵接受交底人:项目监理机构全体人员会议内容:为了以优良的监理水平完成本项目的PHC管桩工程,监理部组织本项目全体监理人员就PHC管桩工程施工进行监理技术交底,内容如下:一、准备1、熟悉需要施工PHC桩的图纸要求:、栋号;、桩型号:预应力PHC管桩,直径400mm,壁厚95mm;、有效桩长(承台以下桩的长度)不小于6m;④、砼强度;⑤、桩头质量。2、熟悉规范要求:1、位置偏差;2、垂直度偏差;3、接桩要求;4、最终贯入度的最

2、终技术指标(注意与桩机型号有关);5、桩的锚入长度及持力层厚度要求;6、桩的承载力试验比例等;7、地质勘查报告。3、复核单位工程轴线、桩位控制点位置(单桩≤10mm);复测场地标高计算出场地标高与承台底的高度差(为控制有效桩长做准备);4、材料报审:桩管直径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外观质量良好无蜂窝麻面、露筋、裂纹;色质均匀。管桩尺寸偏差:直径±5mm、壁厚±5mm、表面平整度10mm、管桩弯曲1/1000L。桩身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查阅混凝土试验报告,生产日期)。桩尖为“十”字桩尖,满足国标要求。5、堆放:桩管堆放必须放置平整,有防滚动措施;6、桩机报审:施工

3、单位提交其生产许可证、设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记录等;7、准备桩号图(与施工单位桩号一致);8、准备打桩记录表。二、施工、试验施工流程:桩位复核——打桩(桩机就位→起吊桩管→桩管就位→打桩→中间检查→接桩→打桩→移机)——桩的检测——验收桩位复核:复核单位工程轴线,再复核承台线,后复核桩位控制点,规范规定桩位偏差:单桩≤10mm,群桩≤20mm;起吊桩管:将管桩头部插入桩锤下面的桩帽套内,再用人工扶住桩管下端,将桩尖就位于桩位控制点。注意:桩管在起吊前应该在桩管上作明显的刻度标识,用以观测桩管进入长度和贯入度;调直:底桩对中、调直的工序对成桩

4、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不调直会造成桩的垂直度偏差大,影响桩的承载力;还有可能造成桩管折断质量事故。用吊线锤吊线,合格后方可开锤,打桩期间随时检查,出现偏差立即调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接桩:钢板采用低碳钢,焊条采用E43,先对称焊四点固定,吊线检查垂直度,满足要求后全面焊接。严禁用水冷却焊点,严禁在焊点未冷却前施打。接头质量的探伤检测,单位工程不少于3个接头。打桩顺序:群桩应从中间往外对称,基础设计标高不一致的应先深后浅,先长后短;目的是预防桩体受挤压被折断。打桩结束:本工程设计图上明确桩的有效桩长大于等于6M,但刚才设计、地勘方代表参与了试桩,他们一致认为

5、“尽量达到6M,但现在这样的贯入度是不能再往下打,否则会影响桩管自身质量(击碎或折断),必须以贯入度为最终技术指标:最后三阵,每阵小于30(锤的落距1.2~1.5M);停止施打前还必须核对“地勘资料”,核对桩底所在位置,设计方回去后及时给出持力层厚度,如果所在持力层厚度不足的还需向下施打。桩长测量:起吊前检查确认桩管长度,打桩结束后量测外露长度,结合现有地表标高计算得出有效桩长。记录:每桩必须详细记录其施工日期、桩号、有效桩长、贯入度等;对于情况特殊的桩必须记录清楚:作为试验桩。试验:规范规定静载试验≧1%且≧3根,在50根以内的不应小于2根;设计、地勘代表在试桩

6、时说:桩尖到松散卵石层、稍密卵石层都必须选择做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桩位选择必须经过建设、监理、设计、地勘单位共同选取,原则上:1、地勘报告中地质软;2、实际施工与地勘报告有出入的桩;3、最后贯入度大的桩。三、安全:1、监理人员必须规范佩戴安全帽;2、检查作业人员安全交底、安全教育落实情况;3、严禁(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酒后上班;4、检查施工用电,严禁私拉乱接电线;5、查看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到岗、在岗情况;6、检查桩机吊绳是否存在毛刺、断股情况(毛刺严重或断股严禁使用);7、外观检查基坑变形情况,查阅基坑监测资料分析其安全状态;8、巡查降水情况。四、依据设计文件、

7、相关规范、地勘与设计及建设等五家责任主体单位代表2014年4月17日下午到现场见证试桩后的处理意见。成都衡泰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七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