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广场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doc

市府广场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doc

ID:56866224

大小:5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16

市府广场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doc_第1页
市府广场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doc_第2页
市府广场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doc_第3页
市府广场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doc_第4页
市府广场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府广场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市府广场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市府广场公交换乘中心改造工程的一部分,由现商城负一层消防通道下穿市府广场停车场负二层,原设计地道总长59.5m,其中明挖框架段17.5m,穿越城市主干道至地下停车场段为隧道工程,长42m。桩号1+30.827~1+72.827段,长42m;采用“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暗挖法施工。地下通道为圆弧拱衬砌,挡墙式洞口,洞内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通道净宽6m,净高2.5m,其中开挖高度8.48m,开挖宽度56m。结构覆土厚度约为3m。隧道穿越地层,为杂填土(Qml)和淤泥质杂填土(Q4

2、a1),其中淤黏土为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含水量,天然孔隙比大雨或等于1.5的粘性土,属于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性土。通道所处位置及断面设计图1和图2所示。图一地下通道平面图图2地下通道断面设计图二、编制目的(1)通过监测了解地层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2)通过检测了解支护结构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及受力状况,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3)通过监测了解施工方法的实际效果,并对其进行适用性评价。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相应的开挖、支护参数。

3、(4)通过监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三、编制依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1)《城市地铁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99-199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OG-94)四、监控量测项目及控制基准4.1监测项目为全过程监测通道施工过程中,通道结构、周边楼房变形情况,并及时监测各主要工序施工阶段引起的沉降,以及与设计的分析值比较,并及时反馈,设计修改支护和施工参数,对通道过楼房段施工进行了全过程监测。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将监测项目分类设计监测项目。4.1.1浅埋

4、暗挖法工程主要监测项目为保持施工期间隧道上方道路的畅通,在此工程中涉及到有42m的暗挖隧道,针对工程具体条件,监测项目如表一所示:表一主要监测内容及方法必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监测仪器测点布置原则监测目的与要求监测频率1地表沉降、地表建筑物地下管线及结构物沉降精密水准仪,玻璃钢瓦尺沿暗挖隧道纵向间隔5-10m布点以及周围受影响的建筑物掌握暗挖隧道开挖时对周围土体、建筑物的影响程度,评估周边环境是否安全(1)开挖面距监测断面前后<2D时,1-2次/d(2)开挖面距监测面前后>5D时,1次/周(3)开挖面距监测断面前后>5D时,1

5、次/周2周边地表建筑物倾斜倾斜仪布置在受影响建筑物山掌握暗挖隧道开挖时建筑物的影响程度3暗挖隧道拱顶下沉及底板隆起精密水准仪钢挂尺沿隧道中线(底板)方向间隔10m布点了解施工中结构的变形情况,确保施工安全4暗挖隧道净空水平收敛收敛计拱腰部位埋设,与拱顶对应在同一断面选测项目5初期支护与围岩间接触压力压力传感器选择代表性地段监测断面,每个断面10-20个测点了解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结构的荷载分布情况(1)开挖面距监测断面前后<2D时,1-2次/d(2)开挖面距监测面前后>5D时,1次/周(3)开挖面距监测断面前后>5D时,1次

6、/周6钢筋格栅拱架内力钢筋计或其他测力计了解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结构的内力分布情况7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内力及表面应力混凝土应变计或应变计8地下水位水位计、水位管等选取典型区域埋设主断面了解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注:D为隧道直径4.1.2明挖法主要工程监测项目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基坑和周边环境特点,监测项目有如表二所示:表二明挖法基坑工程主要监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监测目的维护施工基坑开挖水泥土围墙板式支护体系放坡开挖1围护墙(边坡)顶水平位移了解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量,必要时调整基坑开挖顺序和速度,确保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安全△△△2围

7、护墙(边坡)顶沉降了解支护结构的最大沉降量,必要时调整基坑咔哇顺序和速度,确保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安全△△△3立柱沉降△4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基坑隧道开挖降水对周围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范围和程度△△△5围护墙水平位移了解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量,必要时调整基坑咔哇顺序和速度,确保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安全☆△6围护墙体土压力监测挡土结构在各种施工工况下的不稳定因素,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7坑底隆起(回弹)优化施工方案(如挖土速率,底板等)☆8裂隙监测邻近建筑物了解施工过程中地表、地下管线、建筑物沉降与倾斜情况,评估周边环境是

8、否安全☆☆△☆邻近地表☆☆☆☆9邻近建筑物沉降△△△△10邻近地下管线水平、竖向位移△△△△4.2各监控量测项目控制基准值4.2.1地表沉降控制基准的确定地表沉降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地表建筑的倾斜过大及地中管线的变形、断裂而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为了力争使给出的沉降控制基准值既保证建筑物及地下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