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检测方法.doc

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检测方法.doc

ID:56870373

大小:7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16

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检测方法.doc_第1页
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检测方法.doc_第2页
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检测方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检测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 录 A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检测方法(直线导线法)D.1本方法适用于检验混凝土的气泡参数,也适用于对引气剂品质进行评定。D.2本方法是在硬化混凝土中取任意直线,某一组分在此直线上所截取的线段长度总和与此直线全长的比值,即为该组分在混凝土中的体积含量。通过测定硬化混凝土中气泡的数量、体积含量,计算混凝土的气泡比表面积、含气量和气泡间距系数等。D.3试验设备如下:a)测量显微镜:具有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放大倍数为80倍~128倍。目镜测微尺最小读数为10μm。载物台能纵、横向移动,移动范围分别不小于50mm和100mm。b)显微镜照明灯:聚光型灯。c)切片机、

2、磨片机、抛光机。D.4试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每组至少三个试件。每组试件的观测总面积和导线总长度应符合表D.1的规定。表D.1最小观测总面积及最小导线总长度骨料最大粒径mm最小观测总面积mm2最小导线长度mm80500003000401700026003011000250020700023001060001900如混凝土内骨料或大孔隙分布很不均匀,应适当增大观测面积。当在一个混凝土试样中取几个加工表面时,两加工表面的间距应大于骨料最大粒径的1/2。D.5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从硬化混凝土试件上沿垂直于浇注面方向锯下试样后,洗刷干净,分别采用400号和800号金

3、刚砂将试样观测面仔细研磨。每次磨完后应洗刷干净,再进行下次研磨。最后在抛光机转盘的呢料上涂刷氧化铬进行抛光,并再次洗刷干净后,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置于显微镜下试测。当强光低入射角照射在观测面上时,若观测到表面除了气泡截面和骨料孔隙外,视域基本平整,气泡边缘清晰,并能测出尺寸为10μm的气泡截面,即可认为该观测截面已加工合格。b)正式观测前,用物镜测微尺校准目镜测微尺刻度,并在观测面两端附贴导线间距标志,使选定的导线长度均匀地分布在观测面范围内。调整观测面的位置,使十字丝的横线与导线重合,然后用目镜测微尺进行定量测量。从第一条导线起点开始观察,分别测量

4、并记录视域中气泡个数及测微尺所截取的每个气泡的弦长刻度值。根据需要,也可增测气泡截面直径。第一条导线测试完后再按顺序对第二、三、四……条导线进行观测,直至测完规定的导线长度。D.6试验结果计算与处理如下:根据直线导线法观测的数据,按公式(D.1)~(D.8)计算各参数,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a)气泡平均弦长按公式(D.1)计算:……………………………………(D.1)式中:——气泡平均弦长,单位为厘米(cm);——全导线所切割气泡弦长总和,单位为厘米(cm);——全导线所切割的气泡总个数。b)气泡比表面积按公式(D.2)计算:……………………………………(D.2)

5、式中:——气泡比表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每立方厘米(cm2/cm3)。c)气泡平均半径按公式(D.3)计算:………………………………………(D.3)式中:——气泡平均半径,单位为厘米(cm)。d)硬化混凝土中的空气含量按公式(D.4)计算:………………………………………(D.4)式中:——硬化混凝土中的空气含量(体积比);——全导线总长,单位为厘米(cm)。e)1000mm3混凝土气泡个数按公式(D.5)计算:……………………………………(D.5)式中:——1cm3混凝土中的气泡个数。f)每cm导线切割的气泡个数按公式(D.6)计算:………………………………………(

6、D.6)式中:——平均每1cm导线切割的气泡个数。g)气泡间距系数按式D.7、式D.8计算:当混凝土中浆气比P/A大于4.33时:…………………………(D.7)式中:——混凝土中水泥净浆含量(体积比,不包含空气含量);——气泡间距系数,单位为厘米(cm)。当混凝土中浆气比P/A小于4.33时:…………………………………(D.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