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doc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doc

ID:56895799

大小:2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7-21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doc_第1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doc_第2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doc_第3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doc_第4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自行发现问题:(一).观察: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石头,看看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把卵石和一般的岩石碎块比较,找出卵石的特征;卵石光滑圆润,岩石碎块棱角分明,有大有小……)(二).出示图片(卵石图片)讲述:这种石头叫做卵石。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有关卵石的一些知识。(板书卵石)(三).谈话:关于卵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探究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这么光滑圆润?)(板书的形成)二.学习新课,自行探究问题:(一).启发学生思考卵石的成因1.谈话:你们是从哪里找到卵石的?(引导学生了解采集地的环境,认识卵石出在水边,如果不是从水边采集到,也是由水边等地

2、方运来的。)2.推测:  你能推想卵石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这么光滑圆润?3.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不同看法的同学,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同学间展开辩论,最后把意见进行整理、归纳,便于确定探究方向。)4.考察:卵石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这么光滑圆润?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沿着河流考察。(播放一段河流上游、中游、下游各地段环境的录像),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观看。把结果和同组的伙伴讨论,并汇报。(可把讨论题打印好,发给学生,边看边记录。既利于学生讨论,又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录、归纳总结能力。)思考题:(1)河流上游、中游、下游的岩石各有什么特点?(2)岩石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二).认识岩石的

3、风化 1.河道上游的岩石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是怎样到河里来的?2.怎么会这样? 分组讨论。 3.演示实验: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1)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分组讨论汇报。(2)播放课件,理解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岩石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岩石传热的能力较差,岩石表面很热,岩石内部却很冷;整块岩石各部分膨胀的程度也就不同。当岩石受冷时,体积收缩,同样,由于从岩石表面到岩石内部冷的程度不一样,整块岩石各部分收缩的程度也会不同。由于冷热的作用,岩石各部分总是胀缩不均,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岩石表面就会产生裂缝。)(3)岩石有了裂缝,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流进裂缝

4、。到了冬季,岩石裂缝中的水会有什么变化?(4)下雨的时候,山坡上的流水会把泥土冲入岩缝中,随风刮来的土、植物的种子也可能落到岩缝中,会产生什么变化?4.出示课件温度、水、植物对岩石的影响。(引导学生发现:冬季,岩石裂缝中的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会膨胀,膨胀时会产生一股力量,使岩石的缝隙增大;下雨时,山坡上的流水会把泥土冲入岩缝中,随风刮来的土、植物的种子也可能落到岩缝中。种子有了水分,适宜温度下就会发芽,长成一棵植物。植物的根越扎越深,越长越粗,岩缝就会被撑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大。)5.综合认识风化作用:  气温、水、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板书风化、气温、水、植物)。高山上的岩石,经

5、过长期的风化,有的表面会成粉状,有的会产生纵横交错的裂缝,有的会崩塌,滚下山坡,落进山谷中的河道里。过渡:高山上崩塌、滚落到河道中的岩石,怎么会变成光溜溜的卵石呢?(三).认识河水的搬运、磨圆作用1.讨论:(1)下大雨或暴雨的时候,降到山坡上的雨水很快就流到河里,你认为河道中的岩石会怎样?(2)河道中的岩石有大有小,有重有轻,都受到水的冲击,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讨论,汇报。启发学生发现(流水是有力量的,所以河水对河道中的岩石、泥沙有一种搬运作用(板书搬运),从上游往中下游搬运。河水越多、流速越快,搬运力量越大。大的、重的石块,搬运的距离比较近;小的、轻的石块,就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2.

6、石块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又会怎样呢?(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2)根据以上事实,推测岩石是怎样在搬运的过程中变成卵石的?学生讨论,汇报:岩石受到河水的冲刷(板书河水的冲刷),以及相互磨擦、碰撞(板书相互磨擦、碰撞),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成为了卵石。)3.总结卵石的形成过程:(1)师生小结:卵石形成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山上岩石风化、崩塌,第二阶段是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磨圆。这些变化是逐渐的,经过的时间是很长的。(2)填写本课的空白: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就这样经过了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是几十万年,岩石的棱

7、角终于消失了变成了光滑圆润的卵石。三.拓展运用,自行解决问题卵石以它那玲珑圆润的身躯向人们诉说着大自然的伟力,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总是不停地进行,因此,地球表面总是变化着。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某些海滩上也有大片大片的卵石,你认为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启发学生根据河滩上卵石的成因,推想海滩上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海岸边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海浪拍击,破碎崩塌,被海水搬运到海滩;它们在海滩上长期受到海水冲刷以及相互磨擦、碰撞,便形成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