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古文课外阅读训练).doc

嗟来之食(古文课外阅读训练).doc

ID:56912679

大小:14.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7-23

嗟来之食(古文课外阅读训练).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嗟来之食(古文课外阅读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十八】嗟来之食  齐大饥⑴。黔敖⑵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⑶之。有饿者,蒙袂⑷辑屦⑸,贸贸然⑹来。黔敖左奉⑺食,右执饮,曰:“嗟⑻!来食!”扬其目⑼而视之,曰:“予⑽唯⑾不食‘嗟来之食’⑿,以至于斯也!”从而⒀谢焉,终⒁不食而死。曾子⒂闻之曰:“微与⒃!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⑴大饥:严重的饥荒。⑵黔敖:春秋时齐国的贵族。⑶食(sì):动词,给……吃。⑷蒙袂(mèi):用衣袖遮着脸。袂,衣袖。⑸辑屦(jù):拖着鞋子。屦,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辑,拖。⑹贸

2、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⑺奉:同“捧”,这里指拿着。⑻嗟:喂,叹词,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⑼扬其目:瞪着他的眼睛。⑽予:代词,“我”。⑾唯:在句中起连接作用,“因为”。⑿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施舍。⒀从而:表示前后两件事的相因关系,可译为“因此而”。⒁终:到底。⒂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⒃微与:不必这样啊。微。无须,勿。【练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右执饮(端)(2)以至于斯(此、这样,这种地步)(3)从而谢焉(道歉)(4)闻之曰(听)2、那个可怜的“饿者”为什么没有接受“黔敖”的施舍?答:因为黔敖

3、施舍时的态度不好。3、请你评价一下“黔敖”和“饿者”。答:黔敖:施舍是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气,但能知错就改;饿者:有骨气,有志气,不能低三下四地去乞求别人的施舍,但在黔敖道歉后仍不食,略显执拗、偏执。【译文】:齐国发生严重饥荒,黔敖做好饭汤等食物摆在大路边,用来给路过饥饿的人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水,说道:“喂!来吃!”(饥民)抬起头瞪大他的眼睛,盯着他,说:“我就是因为不愿意吃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跟在后面向(饥民)道歉,最后(饥饿的

4、人)因为没有吃的饿死了。  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不要这样啊!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