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式增强实效.doc

创新方式增强实效.doc

ID:56914142

大小:2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23

创新方式增强实效.doc_第1页
创新方式增强实效.doc_第2页
创新方式增强实效.doc_第3页
创新方式增强实效.doc_第4页
创新方式增强实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方式增强实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方式增强实效——浅谈初中作文批改2011年国培泸州语文二班学员刘天珍内容摘要:传统的作文批改要求教师要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这样既苦了老师,又害了学生,没有什么实效可言。要让作文批改更具实效,就得在批改方式上有所创新,尽量做到既能为教师减轻一点负担,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作文修改的水平。关键词:作文批改方式创新学生主动参与实效作文教学历来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一件事,尤其是作文批改。传统的作文教学基本按照“作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阅”三步曲进行,始终把教师凸现在重要

2、位置。而对于作文批改,传统的要求是教师要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应该承认,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千百年来,许许多多高水平的老师,认真负责,不辞辛苦,斟酌权衡,仔细批改,引导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写出了上亿篇好文章。可是,大家有没有计算过:初中每学期要完成八篇大作文,如果批改好一篇习作,并经得起领导检查,需要10分钟,批一次作文,如果按60本计算,教师要用整整10小时才能完成,何况多数语文教师还不只担任一个教学班。要知除了备课、上课外,

3、教师还要批阅小作文、读书笔记、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并要查阅资料。可是,单就作文批改这一项就占用了教师相当长的时间,这样繁重的工作,教师怎能不感到累呢?因此,教师只能把批改作文作为落实教学常规的一项任务来完成,被动应付,从而导致作文批语千篇一律,毫无针对性。更为消极的是,学生看腻了毫无新意的批语,对改动之处漠然视之,根本不会去研读、进而斟酌修改,即使少数被精批的学生有所收获,但也不免得此失彼,不利于面向全体。因此,传统的作文批改是高耗低效的,既苦了老师,又害了学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老师的深思:怎样才能让

4、作文批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新课程标准”倡导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作文批改的最终目的,强调学生主体参与,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叶圣陶在语文教学论著中也强调:“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这段话为我们指明了作文批改创新的方向。作文批改创新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通过批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且变换多

5、种方式批改作文。这样,既不至于让教师为“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要求而感觉负担过重,又不至于使学生因看到一套陈式化的批语而感到腻味,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所发展。近几年来,我在批改作文的方式上作了如下尝试:一、随机抽改在传统的作文批改实践中,常常会因教师精力有限,而至使学生该第二次作文时,教师仍未将上次作文批改完。因此,我便尝试了抽改的方式。一次作文只抽改其中的三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一,这不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批改量了吗?当然,抽取应当是随机的,好中差各个等次的作文,教师都应当批阅,以便了解整体情况,这样才

6、有助于有针对性的评讲。采用抽改的方式批改作文,改后的评讲可千万不能省。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评讲,才能使被抽改的学生“知其所以然”,也才能让未被抽改的学生明确自改的方向。二、面批面改当面批改学生作文,是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这种作文批改的方式,在小学生作文评改中尤为重要,而在初中生作文批改中,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作文,采取面批面改的方式,效果更为显著。面批面改时,有计划地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主要问题,轮流确定面批面改

7、的对象,使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都有面批的机会,对于少数作文素质特别差的学生,可以多面批几次。对书面批改不易使学生领会到的作文,教师可在精批细改之后再与学生面谈,让学生明确老师批改的意图。对作文基础较好的作文,教师先与学生面谈,指出本次作文的优劣,然后让学生在提示下学习自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三、师批生改平常,领导检查作文,对作文中有个别字未改出而“委婉”批评,批语少,改动少的则认为批改不认真,“改”成了衡量一个教师工作态度的尺度。但是,“批”只是一种手段,“批”是为“改”服务的,“改

8、”才是真正的目的,需要通过“批”、“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将“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传统的作文批改,尽管教师费尽心思,可作文一发下来,多数学生往往只看批语,不看改,多少分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如作文中的错别字,你帮他改正了,可下次他还写错;病句改过来了,下次遇到同样的句子,还是病句,甚至一字不差。这种意义上的“精批细改”于学生又有什么实效呢?当然,这并不是说对错别字可以不管不问,而是要抓住学生只看批语不看改的心理,采用以批带改的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