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doc

《中医基础理论》.doc

ID:56917575

大小:11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7-24

《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题17复习题选择题A型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A.辨症论治B.辨证论治C.辨病论治D.辨体论治2.补土派的代表医家是A.张元素B.刘完素C.李杲D.朱丹溪3.五行分类中,白色属于A.木B.火C.土D.金4.木的特性是A.曲直B.从革C稼穑D.润下5.属阴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6.肝为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阴7.阴阳属性的征兆是A.上下B.水火C.内外D.寒热8.具有喜燥恶湿特性的脏是A.心B.肺C.脾D.肝9.主津液的脏是A.肝B.肾C.

2、脾D.肺10.五脏六腑之大主是A.心B.肺C.肝D.脾11.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A.津液B.血液C.精液D.营气12.脾统血的主要作用机理是A.控制血液流速B.控制内脏血液容量C.控制外周血液容量D.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13.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A.气能生血B.人以水谷为本C.脾主升清D.脾主运化水谷精微1714.生长壮老取决于A.心主血脉B.肾藏精C.脾主运化D.肺主气15.精液的闭藏和排泄是哪两脏协同作用的结果A.肝肺B.心肺C.肝肾D.肝脾E.脾肾16.肝在志为A.忧B.怒C.喜D.悲17.“天癸”的产生取决于A.先天禀赋

3、的强弱B.元气的充沛C.肾阴肾阳的协调平衡D.肾中精气的充盈18.维持呼吸深度需哪脏的功能A.肾B.肺C.心D.肝19.称为“娇脏”的是A.心B.肺C.肝D.脾20.称为“刚脏”的是A.心B.肺C.肝D.脾21.精血同源体现在哪两脏之间的关系A.心与肾B.肝与脾C.肺与心D.肝与肾22.水火既济体现在哪两脏的关系A.心与肾B.心与脾C.心与肺D.心与肝23.与气虚关系最大的两个脏腑是A.肺与脾B.脾与胃C.心与肾D.肝与肺24.心与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心气与宗气的关系B.神与魄的关系C.心阳与肺阴的关系D.气与血相互为用的关系25.在六腑

4、中,又属奇恒之腑之一的是A.胆B.胃C.小肠D.大肠26.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是A.命门B.肺系C.络脉D.三焦27.与津液代谢关系密切的脏腑是A.肝脾肾B.心脾肾C.肝脾心D.肺脾肾28.与营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是A.肺B.肝C.心D.脾1729.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A.营气B.宗气C.精气D.元气30.宗气积于A.气街B.丹田C.胸中D.命门31.足阳明经属于A.大肠B.小肠C.胃D.脾32.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B.足少阴肾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太阳小肠经33.寸口脉诊的部位属于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阴心经C.足少阴肾

5、经D.足太阴脾经34.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四肢末端B.胸部C.头项部D.头面部35.“阳脉之海”指的是 A.任脉B.督脉C.冲脉D.带脉36.属于病理产物性病因是A.七情B.六淫C.疠气D.痰饮37.在六淫中,病位游走不定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38.在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39.在六淫中,具有病程缠绵而难以速愈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40.湿邪、寒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A.损伤阳气  B.阻遏气机  C.粘腻重浊  D.易袭阴位41.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A

6、.肾B.肺C.心D.肝42.怒则A.气缓  B.气上  C.气下  D.气消  43.劳则A.气上  B.气下  C.气消  D.气耗  1744.寒则A.气结  B.气缓  C.气收  D.气泄  45.七情太过首先伤及A.肝气  B.脾阳  C.肾精  D.心神46.疠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A.发病急  B.病势重  C.症状相似  D.传染性强  47.瘀血所致疼痛,其特点为A.胀痛  B.刺痛  C.隐痛  D.掣痛48.气滞所致疼痛,其特点为A.胀痛  B.刺痛  C.隐痛  D.掣痛49.痰饮、瘀血、结石在形成过程中均与下列哪项有

7、关A.寒凝  B.气虚  C.气滞  D.湿热50.导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的原因是A.恐则气下  B.惊则气乱  C.怒则气上  D.喜则气缓  51.实证的治疗原则是A.扶正B.祛邪C.攻补兼施D.急则治标52.症见咽中梗阻,如有异物,属痰A.迷于心B.结咽喉C.停在胃D.滞在肺53.大失血而止血之治,其原则是A.急则治标B.缓则治本C.标本兼顾D.标而本之54.下列各项,属于虚证病机的是A.邪气亢盛B.正气虚衰C.正虚邪盛D.正虚邪恋55.中气下陷的特征性症状是A.疲乏无力 B.食欲不振 C.腹胀腹泻 D.内脏下垂56.

8、阴阳互损形成的病机变化是A.阴虚B.阴虚阳盛C.阴阳两虚D.阳虚57.饮在胸胁为A.痰饮B.悬饮C.溢饮D.支饮58.饮在胸膈为A.痰饮B.悬饮C.溢饮D.支饮1759.单纯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