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范文.doc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范文.doc

ID:56918804

大小:2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24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范文.doc_第1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范文.doc_第2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范文.doc_第3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范文.doc_第4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范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范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尊敬的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级土木工程班的XX,我毕业设计题目是“福广高速路基路面综合设计”路段中的K57+000-K59+000段,总长为2.0公里,设计时速为100km/h,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为27m,里面为沥青混凝土柔性路面。万事开头难,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以及熟悉相关设计软件的应用,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才把设计全部完成,在这里对给予我帮助的同学或老师表示衷心的感。接下来,我就将本次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为老师们汇报下,恳请各位老师的批评与指导。一、路线设计(一)技术等级的确定公路技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适当考

2、虑远景发展的交通量,结合公路的使用任务和性质综合确定。因此,公路技术等级的选用是一般由上级有关交通部门确定。本设计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拟定为高速公路。(二)纸上定线1、拟定路线走向在给定的地形图上根据指导老师提供的主要控制点研究线路总体布局,分析地形、地质及地物等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河谷开阔等有利于展线的地点,拟定线路各种可能的走向。2、试坡当遇到纵坡的限制较严时,必须用平均纵坡i沿各种可能的走向由上而下进行试坡,设等高线间距为h,取计算等高线的平均长度a,a=h/i,用量规开度为a(比例与地形图同),在图上试坡,得出均坡线。3、定导向线分析均坡线,结合地形、地物

3、及艰巨工程等情况,选择相应的中间控制,从而调整控制点相应线路的纵坡,重新试坡,得出导向线。4、定线在所定向线的基础上,参照各“经济点”和“活动点”的位置,按规定的技术标准反复试线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纸上定线是个反复试定的过程,试线修改次数越多,最后所定路线的质量相对来说越高,直至取得最佳线路方案为止,纸上定线工作才能算完成。(三)公路平面设计首先在地形图上,从起点由左向右编写转角号,即JD1、JD2、JD3……。确定路线导线交点转角要用正切法。考虑圆曲线半径选定的原则和转角值,确定该路段每个交点的圆曲线半径,并计算或查曲线册设用表确定圆曲线要素。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圆曲

4、线最小半径,应在该交点处圆曲线两端设置缓和曲线,然后通过通过纬地三维道路CAD系统软件在cad上绘出整条路线,在蓝图上面按每20米一个桩号在路线上标示出来,量出路中心线穿过每一等高线的标号和高程,特别要注意圆曲线要素桩号的高程。利用纬地生成平曲线图和直曲线表格。注意涵洞和桥梁的桩号位置。(四)公路纵断面设计1、点绘纵断面图(1)各桩号地面标高的确定在实际设计中,各桩号的地面标高由水准测量提供,进行毕业设计时,各桩号地面高程从地形图上相应桩号位置确定,即该桩号位置在某相领两条等高线之间,用内插法确定高程。例如:K1+700、K1+765、K1+800三个桩,则其各桩高程为:①K

5、1+700桩在等高线304和306之间,沿路线方向两等高线间距为1.6cm,K1+700桩距304为0.42cm,而等高距为2m,则K1+700地面高程为:304+(2×0.42)/1.6=304+0.525=304.525≈304.53(取小数点后两位)②K1+765在等高线308和310之间,沿路线中线方向两等高线间距1.1cm,K1+765桩距310为0.35cm,等高距为2m,则K1+765桩地面高程为:310+(2×0.35)/1.1=310+0.636=309.364≈309.36③K1+800正好在312上,其高程为312。特别注意涵洞和桥梁的地面线高程。2、总

6、坡设计(拉坡)利用纬地软件输入纵断面数据,生成地面线图形,在地面线图形上面试定纵坡线、调整纵坡线和确定纵坡线,该图山岭重丘二级公路应标出控制性质的控制点,以外,还应考虑各横断面上横向填挖基本平衡的经济点,以降低工程造价。(1、)试坡试坡以控制点为依据,照顾多数经济点,当个别控制点确定无法满足,应对控制点重新研究以便采取弥补措施。试坡的要点,可归纳为“前后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前后照顾就是后坡段通盘考虑,不能局限在某一坡段上,以点定线就按照纵面技术标准的要求满足控制点,参加经济点,初步定出坡度线,反复试坡,对各种可能的坡度线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既符合技术标准,同

7、时又满足控制点要求而且土石方量又最省的坡度线,以线交点就是将得到坡度延长线,交出变坡点的初步位置。(2、)调坡调坡主要根据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结合选线意图,将试坡线与选线时所考虑的坡度进行比较,两者应基本相符,若有脱离实际情况或考虑不同现象,则应全面分析,找出原因,权衡利弊,决定取舍。二、对照技术标准或规范,详细检查设计最大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折减以及纵线形形组合是否符合技术标准或规范要求,特别注意陡坡与平曲线、竖曲线与平曲线、桥头接线、路线交叉等地方的坡度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正。(3、)定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