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车间管理实务

工厂车间管理实务

ID:5692219

大小:1.91 MB

页数:149页

时间:2017-12-04

工厂车间管理实务_第1页
工厂车间管理实务_第2页
工厂车间管理实务_第3页
工厂车间管理实务_第4页
工厂车间管理实务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厂车间管理实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厂车间现场管理XXX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1课程主要内容序第一部分 一线主管的作用与角色第二部分 车间现场日常管理第三部分 生产过程浪费的控制第四部分 生产过程质量的控制第五部分车间人员管理的艺术第六部分一线主管的提升与超越2不是做不到,只是暂时还没找到方法!3在现场里,生产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生产附加价值),才能使公司生存和兴隆。现  场:●所有改善活动的场所●所有信息的来源。管理层必须关注现场与管理4现场位于管理结构的顶层现场位于管理结构的底层顾客的满意顾客的要求和期望顾客的要求和期望顾客的满意现场现场管理阶层的控制管理阶层的支援5“现场-管理”的关系:●具有同等效用

2、。“现场”与“管理”共同分享同等的重要性。●“现场”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来满足顾客,而“管理”则是通过策略的设定和方针展开,以达成在现场的目标。●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承担达成QCD的责任。●应给予现场充分的自由以便改善。6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绵羊的团队可以战胜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的团队。—西点名言第一部分、一线主管的作用与认知71、现场主管所处的环境现场直接上司技术品质生管物控设备人力资源82、现场主管的职责之一1).按计划进行生产安排负责生产进度的控制2).负责产品的质量提高和稳定产品的质量3).通过有效组织生产各要素提高生产效率4).减少浪费和降低成本负责成本的控制92、现场主管

3、的职责之二5).防止工伤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6).负责员工考勤和生产纪律管理协调、激励和指导一线员工减少员工的流失率,提高一线员工的素质7).通过现场人、机、料、法、环、能、信的综合管理,维持一个优秀的现场管理责任大、事务杂、人难管3、现场管理特点104、管理是什么?有效运用(资源),通过他人完成工作,以达到企业的(目标)。资源目标运用11下表中列出了三类现场主管的工作情况,请你针对三个班组的工作情况分别对三个主管进行评价。类别工作现场一天的工作量你的评价作业人员班组长总人数作业人员平均量/人总产量全体人员平均量A10人班组长徒有虚名和作业人员一样10人1个10个1个B9人专

4、职班组长1人10人1个9个0.9个C9人专职班组长1人10人1.4个13个1.3个12管理的目的就是达到1+1>2的效果13管理具有两项主要的功能维持:是指从事于保持现有技术、管理及作业上标准的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标准所需的训练和纪律。改善:则是以改进现有标准为目标的活动。14建立改善观念改善●一种企业经营理念,用以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和人员的效率等。●意指持续不断地改进。●“改善”的步伐是一小步一小步、阶梯式的,但随着时间的演进,它会带来戏剧性的重大成果。15当一件工作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经历多个人之手时、负责这件工作的人的主导意识就会特别重要。下图是一个工作链条的图示。你

5、管理的本质-主导16你必须明白,在工作链条的每一个节点上都有如下几种异常:1、人不是机器,人不一定能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2、人会无意识地对工作打折:惰性,忘记,水平有限,异常出错3、没有几家公司可以完全做到:令行禁止,说一不二17放弃主导权的具体表现是:1、我们以为“对方”或别的某个人在负责跟踪,而实际上却根本没有人在跟踪,资料已经转过去。。。2、我们错误地以为“已经报告给上级主管,主管应该去处理,于是接下来就是主管的事了”3、错误地以为某个部门有能力处理某件事,或者错误地以为他会按照正确的做法从公司的立场去处理某事。放弃主导权的管理者18境界情形得分第一境界状况在,就好

6、第二境界“等一下,我跟你讲。”过得去第三境界“不好意思,等我,半小时后我打电话给你。”差管理三境界195、典型的几类现场管理者1、专业技术型2、官僚主义型传声筒3、自由散漫型讲困难4、劳动模范型吃力不讨好5、哥们义气型■新任的干部如何进行角色转换20第二部分:车间现场日常管理1%的细节失误=100%的失败21把一个简简单单的招式练到了极致就成了威力无穷的绝招。——摩托罗拉保罗.盖尔文不要总是抱怨机会没有垂青于你,只有注意工作中的细微之处,你就会发现机遇无处不在。——杰克.韦尔奇22现场作业规范--标准企业的日常事务,应依据某种已达成共识的程序来运作。把这些程序清楚地写下来,

7、就成为“标准”。成功的日常事务管理,可以浓缩为一个观念:维持及改进标准。23●代表最好、最容易和最安全的工作方法。●提供一个保存技巧和专业技术最佳方法。●提供了一个衡量绩效的方法。●表现出因果之间的关系。●提供维持及改善的基础。●作为目标及训练目的。●作为训练的基础。●建立成为稽查或论断的基础。●防止错误再发生及变异最小化的方法。标准主要特征24PDCA循环:计划—执行—查核—处置SDCA循环:标准化—执行—查核—处置处置系指工作的标准化和稳定化,标准化因而与每个人的工作密不可分。25改进的SDCA与PDCA历程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