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四种模式.doc

植树造林四种模式.doc

ID:56923333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7-24

植树造林四种模式.doc_第1页
植树造林四种模式.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植树造林四种模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树造林四种模式我们按照地形地貌的特点,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探索和推广了四种造林模式,保证了林业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一、平原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模式按照400×500米,500×500米的标准设置农田防护林网,并进一步更新和改造残次林带,栽植乔灌混交林,控制主害风对土壤的剥蚀,确保农业的丰产增收。十年间共营建防护林15.35万亩,设置健全林网1600个。二、丘陵区综合治理模式按照“山水林田草,路村井电畜”的思路,对建设村进行综合治理,实施整村推进,切实建立起符合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人工生态系统,实现生产、生活与自然和谐发展。杏山乡六合村是我县生态最脆弱、经济最

2、贫困的山村,通过实施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大大改善,经济得到恢复性发展,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4300元,增加到2011年的10320元,提高了2.4倍。三、浅山区按流域规模推进模式我们克服浅山区石质荒山土层薄、岩石裸露、造林难度大等一系列困难,采取钎凿、镐刨和特殊地块用炮炸坑等办法,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对流域内的石质荒山进行连片治理,规模推进。鲁河乡水塔山流域是全县最大的流域之一,流域内石质荒山达到6800亩,经过几年艰苦奋战,流域已形成“荒山有树、田中有网、路旁有林、梯田有带”的整体效果。多年来,我县根据山系和流域差异,采取千亩林、

3、百亩林的形式,集中退、连片造,实施整山、整流域推进,达到整体规模效益。四、沿河沟渠绿色通道建设模式在沿河、沟、渠两侧的适宜地段营造点、线、片、带相结合的护岸林,形成固土保水的绿色通道。龙兴镇对境内的济沁河、麒麟河等五河七沟全部栽植护岸林、护坡林和固沟林,治理长度达79000延长米,造林面积达0.95万亩。全县采取江河绿化建设模式治理了183条河(沟),总长度达2300千米,治理面积达4.38万亩。通过四种模式的实施,极大地加快了造林推进速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