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铵国家标准.doc

硫酸铵国家标准.doc

ID:56925562

大小:39.81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7-24

硫酸铵国家标准.doc_第1页
硫酸铵国家标准.doc_第2页
硫酸铵国家标准.doc_第3页
硫酸铵国家标准.doc_第4页
硫酸铵国家标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硫酸铵国家标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硫酸铵国家标准GB535—1995硫酸铵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硫酸铵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合成氨与硫酸中和所制得的硫酸铵、炼焦所制得的副产硫酸铵和其他副产硫酸铵。  分子式:(NH4)2SO4  相对分子质量:132.141(根据198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引用标准  GB/T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11化学试剂密度测定

2、通用方法  GB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8569固体化学肥料包装3技术要求3.1硫酸铵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表1项目  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外观氮(N)含量(以干基计)水分(H2O)  游离酸(H2SO4含量铁(Fe)含量1) 砷(As)含量1) 重金属(以Pb计)含量1)水不溶物含量1)白色结晶,无可见机械杂质≥21.0≤0.2≤0.03≤0.007≤0.00005≤0.005≤0.01无可见机械杂质≥21.0≤0.3≤0.05————无可见机械杂质≥20.5≤1.

3、0≤0.20————  注:1)硫酸铵作农业用时可不检验铁、砷、重金属和水不溶物含量等指标。4试验方法分析中,除另有说明外,均使用分析纯试剂;所使用的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仅测定pH值范围和电导率)规格;所有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按GB/T601配制和标定;所有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按GB/T602配制;所有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按GB/T603配制。4.1外观  目测。4.2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仲裁法)。  本方法等效采用ISO3332─75《工业用硫酸铵—氨态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4.2.1方法提要  硫酸铵在碱

4、性溶液中蒸馏出的氨,用过量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吸收,在指示剂存在下,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回滴过量的硫酸。4.2.2试剂和材料4.2.2.1氢氧化钠(GB/T629),450g/L溶液。4.2.2.2硫酸(GB/T625)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0.5mol/L。4.2.2.3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5mol/L。4.2.2.4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  溶解0.1g甲基红(HG/T3—958)于50mL乙醇(GB/T679)中,再加入0.05g亚甲基蓝,溶解后,用相同的乙醇稀释至100mL。4.2.2

5、.5硅脂或其他不含氮的润滑脂。4.2.3仪器、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4.2.3.1蒸馏仪器  本方法使用的仪器如图1所示:  a.蒸馏瓶(A):容积为1L。  b.防溅球管(B):平行地插入滴液漏斗(C)。  c.滴液漏斗(C):容积为50mL。  d.直形冷凝管(D):有效长度约400mm。  e.吸收瓶(E):容积为500mL,瓶侧连接双连球。4.2.3.2防暴沸石或防暴沸装置,后者由一根长100mm,直径5mm玻璃棒接上一根长25mm聚乙烯管。4.2.4分析步骤4.2.4.1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01g,溶

6、于少量水中,转移至5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2.4.2蒸馏  从量瓶(4.2.4.1)中吸取50.0mL试液于蒸馏瓶(A)中,加入约350mL水和几粒防暴沸石(或防暴装置:将聚乙烯管接触烧瓶底部)。  用单标线吸管加入50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于吸收瓶(E)中,并加入80mL水和5滴混合指示剂溶液。  用硅脂涂抹仪器接口,按图1安装蒸馏仪器,并确保仪器所有部分密封。  通过滴液漏斗(C)往蒸馏瓶(A)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4.2.2.1)20mL,注意滴液漏斗中至少留有几毫升溶液。  加热蒸馏,直至吸收瓶(E)中的收集量达

7、到250~300mL时停止加热,打开滴液漏斗(C),拆下防溅球管(B),用水冲洗冷凝管(D),并将洗涤液收集在吸收瓶(E)中,拆下吸收瓶。4.2.4.3滴定  将吸收瓶(E)中溶液混匀,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4.2.2.3)回滴过量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直至指示剂呈灰绿色为终点。4.2.4.4空白试验  在测定的同时,除不加试样外,按4.2.4.1~4.2.4.3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进行平行操作。4.2.5分析结果的表述  氮(N)含量(x1,以干基计),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x1={(V2-V1)c×0.0

8、1401/〔m×(50/500)×(100-xH2O)/100〕}×100=(V2-V1)c×1401/〔m(100-xH2O)〕……(1)式中:V1──测定时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