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的充放电课件.ppt

电容器的充放电课件.ppt

ID:56931251

大小:28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7-21

电容器的充放电课件.ppt_第1页
电容器的充放电课件.ppt_第2页
电容器的充放电课件.ppt_第3页
电容器的充放电课件.ppt_第4页
电容器的充放电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容器的充放电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电容器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比较+q1-q1+q2+q3-q2-q3UC1C2C3U1U2U3电容器的串联电路电容器的并联电路第三节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一、电容器的充电充电过程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当S合向1时,电源向电容器充电,这时看到白炽灯EL开始,然后逐渐,最后灯泡。从电流表A1可观察到充电电流在,而从电压表V上看到读数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电流表A1的读数为,电压表V的读数为。A1A2VSCE例题:21较亮变暗减小增大0E灭二、电容器的放电1、放电: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A1A2VSCE12EL例题:较亮变暗减小减小00当电容器充电结束后,把S从接点1合向接点2时,电

2、容器便开始放电。这时看到灯泡EL开始,然后逐渐,最后灯泡。从电流表A2可观察到充电电流在,而从电压表V上看到读数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电流表A2的读数为,电压表V的读数为。灭1、充电过程中,随着电容器两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的增加,电容器两端电压逐渐增大,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充电结束时,电流为零,电容器两端电压UC=E2、放电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从最大逐渐变成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增大慢慢变成零。三、电容器中的充放电的电流设在Δt时间段内,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增加了Δq,则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因为q=CUC,可知Δq=CΔuC,所以:i=ΔqΔti=CΔuCΔti——充放电电流,单位符号:A;C—

3、—电容器电容量,单位符号:F;ΔuC——电容器两端变化电压,单位符号:V;Δt——电流变化时间,单位符号:s。课堂练习1、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电容器两端电压由变,最后等于;电流会由变,最后变为,充电结束。2、电容器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端电压由变,最后等于;电流也由变,最后变为,放电结束。小0大电源电压大小大小00大小3、有一只0.1F的电容器,若以直流电流充电,在100s内相应的电压变化量为10V,试求该段时间的充电的电流为多少?i=CΔuCΔt解:=0.1×10100=0.01A4、有一只0.5uF的电容器,若以直流电流充电,在400us内相应的电压变化量为40V,试求该段时间的充电的

4、电流为多少?解:=0.5x10-6Fx40V400x10-6s=0.05A5、有一只47uF的电容器,若以直流电流充电,在某时间内的充电的电流为1A,相应的电压变化量为200V,试问要多长时间可以充满电?解:得由=1x47x10-6x200=9.4x10-3s小结:1、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极板电荷量电压充电过程放电过程逐渐增加逐渐减少由大变小由小变大2、电容器充、放电电流大小的计算i=ΔqΔt如何用万用表来检测电容器一、电容器质量的判别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作用,可用万用表的电阻档(R×100或R×1K)来判别较大容量电容器的质量。将万用表的表棒分别与电容器的两端接触,检测前必须先对电容器进行放

5、电。1、若指针偏转后又很快回到接近于起始位置的地方,则说明电容器的质量很好,漏电很小;2、若指针回不到起始位置,停在标度盘某处,说明电容器漏电严重,这时指针所指处的电阻数值即表示该电容的漏电阻值;3、若指针偏转到零欧位置后不再回去,说明电容器内部短路;4、若指针根本不偏转,则说明电容器内部可能断路。1、可以用万用表电阻挡的任何一个倍率来检测较大容量的电容器的质量。()2、在检测较大容量电容器的质量时,当万用表的表棒分别与电容器的两端接触时,发现指针根本就不偏转,这说明电容器内部已短路。(  )××练习:判断题3、在检测较大容量电容器的质量时,当万用表的表棒分别与电容器的两端接触时,若指针偏

6、转到零欧位置后不再回去,说明电容器内部短路。()√例题:对非电解电容的质量检测的示意图检测现象测量时表针向右偏转角度不大,说明电容器有一定的充电现象。指针按逆时针方向逐渐退回“∞”处,表针稳定后所指的读数就是该电容器的漏电的电阻值用红黑表笔任意接电容器的两端,测量一下电容器的漏电阻,记录其大小。再将电容器的两引脚相碰短路放电后,再交换表笔进行测量,读出漏电阻。比较两次漏电阻的大小,阻值大的一次黑表笔所接为电解电容的正极。二、电解电容极性判别小结1、如何用万用表来测量电容器的质量2、电解电容极性判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