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doc

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doc

ID:56933366

大小:4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26

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doc_第1页
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doc_第2页
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doc_第3页
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宁波大学答题纸(2015—2016学年第2学期)课号:课程名称:改卷教师:学号:姓名:得分:1、分析产品零件1.1零件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泵体零件,泵体是机器的基础零件,其作用是将机器和部件中的轴、套、齿轮等有关零件联成一个整体,并使之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彼此协调工作,以传递动力、改变速度、完成机器或部件的预定功能。要求箱体零件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良好的密封性和散热性。因此,箱体零件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机器的性能、精度和寿命。1.2零件的工艺分析由泵体的零件图可知,泵体是一个薄壁壳体零件,它的外表面有四个平面需要进行加工,轴

2、孔在前后端面上,左端面和上端面上的密封圆锥内螺纹空,此外前端面上还需要加工一系列孔。因此可将其分为四组加工表面。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1)以后端面a面为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a面的铣削加工;车削加工外圆表面b面;车削台阶面c面;车削底座上表面d面。表面粗糙度均为Ra0.8;钻Φ13mm两个工艺孔。(2)铣削加工Φ50mm孔内表面,表面粗糙度Ra1.6。钻Φ22mm内圆表面加工,粗糙度Ra0.8。(3)左端面e面和上端面f面加工2×Rc3/8-7H密封圆锥内螺纹孔。(4)后端面a面加工3×

3、M6-7H螺纹孔。2、选择毛坯的制造形式4零件材料为灰口铸铁,属于大批生产,因此选用铸造毛坯,铸造方法为金属型浇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采用CT9级。这样,毛坯形状与成品相似,加工方便,省工省料。3、拟定工艺路线3.1基面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粗基准的选择:采用泵体上端面做粗基准,考虑到此面表面较为平整,没有浇口、冒口,符合粗基准的选择条件。精基准的选择:采用

4、泵体下端面作为精基准,考虑到此平面比较大,并且此平面有定位孔,可以实现泵体零件“一面两孔”的典型定位方式;其余各面和孔的加工也可以用它来定位,这样的工艺路线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3.2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1粗铣下端面。工序2精铣下端面。工序3钻底端面两工艺孔。工序4粗车、半精车外圆表面、台阶面和底座上表面。工序5磨削外圆表面、台阶面和底座上表面。工序6钻、扩、粗铰、精铰孔Φ50mm,深度22mm。工序7钻、扩、机铰、手铰Φ22mm,深度63mm。工序8圆角R3工序9倒角2×45°工序10钻2×Rc3/8-7H密

5、封圆锥内螺纹孔。工序11钻3×M6mm底孔工序12扩底端面孔2×Φ13mm工序13检验。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1粗铣下端面a面。4工序2精铣下端面a面。工序3钻底端面两工艺孔2×Φ13mm。工序4粗车、半精车外圆表面b面、台阶面c面和底座上表面d面。工序5磨削外圆表面b面、台阶面c面和底座上表面d面。工序6粗铣孔Φ50mm,深度22mm。工序7精铣孔Φ50mm,深度22mm工序8钻、扩、机铰、手铰Φ22mm,深度63mm。工序9圆角R3工序10倒角2×45°工序11钻2×Rc3/8-7H密封圆锥内螺纹孔。工序12钻3×M6mm

6、底孔工序13检验。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方案一遵循了工艺路线拟订的一般原则但某些工序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加工表面描述的不是很准确;加工Φ50mm孔的加工方法存在问题。经分析方案二是比较合理的。4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和毛坯尺寸泵体零件材料采用灰铸铁制造,材料为HT200,硬度HB143-269,毛坯的重量约为2KG。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毛坯铸件的制造方法为金属型浇注。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单位:mm加工表面机械加工余量下端面a面2外圆表面b面3台阶面c面3底座上表面

7、d面3Φ50孔25、确定各工序采用的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45.1选择机床:工序加工设备工序1和工序2卧式铣床X63工序3立式钻床Z525工序4卧式车床C620-1工序5数控立式万能磨床J41-1工序6和工序7立式铣床X5012工序8立式钻床Z525工序9和工序10卧式车床C620-1工序11和工序12立式钻床Z5255、确定各工序的工艺尺寸确定工序尺寸一般方法是,由加工表面的最后工学往前推算,最后工序的工序尺寸按零件图样的要求标注。当无基准转换时,同一表面多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只与工序(或工步)的加工余量有关。当基准不重合时,工序

8、尺寸应用工艺尺寸链解算。本零件各圆柱表面的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如下表所列。单位:(mm)加工表面工序双边余量工序尺寸表面粗糙度(υm)粗半精精粗半精精粗半精精Φ40外圆1.510.5Φ41.5Φ40.5Φ40Ra12.5Ra1.6Ra0.8Φ55js7外圆1.510.5Φ5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