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 说课稿.doc

窃读记 说课稿.doc

ID:56937288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27

窃读记 说课稿.doc_第1页
窃读记 说课稿.doc_第2页
窃读记 说课稿.doc_第3页
窃读记 说课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窃读记 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窃读记》的说课稿张成祥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早上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窃读记》,下面我从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一、说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组课文是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的。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着阅读这一主题。《窃读记》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课文以“窃读”为线索,生动地再现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的整个“窃读”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经历。细腻地描绘了“窃读”的复杂滋味,表现了作者对书的

2、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在文章中,作者善于用自语式的独白来描绘自己的心境,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林海音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怯生生藏身于大人之间,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着的小女孩的童稚形象,随着林海音的笔迹,我们可以体会到小女孩读书时腰酸腿麻,饥肠辘辘的劳苦,体验到小女孩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也感受到了小女孩获取知识的惊喜、快乐和满足的幸福。编排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具体刻画窃读的滋味的;三是让我们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兴趣。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三维目标,特制定以下教学

3、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圈划描写心理活动、动作的语句,揣摩人物思想情感变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精神。4、教学重点:圈划并有感情地朗读窃读时心理、动作描写的语句,体味窃读的滋味。5、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情感变化。三、说教法 立足本校的校本资源和教学实际,特采用以下教法:1、朗读法beappropriate,legible.6.4.3-coreline,setthesetintothedirectionshouldbedeterminedaccordingtotheTerminalinstalled,w

4、henaTerminalrowofverticalinstallation,onthelinenumber(Word)shouldbearrangedhorizontally,fromlefttoright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意韵,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我采用火车接龙式接读,快速朗读、默读、齐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品,品中悟,悟中读来体会作者与书相逢的惊喜,匆忙窃读的快乐与惧怕,雨天读书的开心,与书相别的留恋与满足等情感,通过朗读,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情境美,思想美的情感。2、讨论法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蛤

5、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要学生以同桌或者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开展阅读交流学习,各抒己见,充分发挥集体合作的智慧,创建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四、说学法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本人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面和情感体验情况,建议学生采用以下学法:1、圈划法:让学生勤动手,积极读书,用圈划法勾画出文章的重点词句,抓住要点,加深理解印象。2、朗读法:通过不多形式的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3、讨论法:倡导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五:说教学程序(一)导入 因为今天说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所以在

6、导入这一块上,我设计了两个板块:   1、新课前的保健运动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抽读。   2、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小黑板出示冰心奶奶的名句: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1)要求学生读句子,正“好”音。 (2)大家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教师导语:冰心奶奶告诉我们,读书是一件好的事情,要多读好书,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多好呀!书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和精神,滋养着我们的气质和品格。没有书的生活是黯淡无光的,没有书的人生更是孤苦寂寞的,而读书的滋味是千百种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向林海音,回到她窃读的书店,一起去感受她窃读的滋味。(二)学习课文  在这一板块上,我设计了下面的四个环节: 

7、1、情境朗读,分享读书滋味  让学生用火车接龙式接读课文,即分段朗读课文,朗读结束后,指名让接读的学生说说朗读的滋味,听读的学生说说听读的滋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创设浓烈的读书氛围,扩大学生的课堂参与面度,尽早进入文本的氛围。 2、品“窃读”滋味,体会作者情怀。beappropriate,legible.6.4.3-coreline,setthesetintothedirectionshouldb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