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相关智慧财产权 法律问题课件.ppt

网路相关智慧财产权 法律问题课件.ppt

ID:56960515

大小:71.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7-22

网路相关智慧财产权 法律问题课件.ppt_第1页
网路相关智慧财产权 法律问题课件.ppt_第2页
网路相关智慧财产权 法律问题课件.ppt_第3页
网路相关智慧财产权 法律问题课件.ppt_第4页
网路相关智慧财产权 法律问题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路相关智慧财产权 法律问题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網路相關智慧財產權 法律問題講座:黃銘煌執業律師1簡報大綱壹、導論:貳、著作權法一、著作權之概念二、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著作及著作人三、著作權四、著作權限制-合理使用五、著作權侵害救濟程序㈠刑事程序㈡民事程序參、著作權侵害抗辯方法肆、網路著作權問題探討伍、結論陸、參考書籍2壹、導論:智慧財產權,指以人類智慧創造、發明、設計或改進而產生成果的保護權,英文原名為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常簡稱為IPR。相對於動產和不動產,如汽車、土地等有形財產的概念,「Intellectual」在財產權的概念上是抽象的、非具體的,故又

2、稱「無形財產權」、「無體財產權」或「智能財產權」。➠我國並無智慧財產權專法,故所謂智慧財產權法,泛指規定智慧財產權的一切法律,目前已立法的單行法律有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營業秘密法、積體電路佈局保護法。另外,公平交易法等也有相關規定。3貳、著作權法一、著作權之概念 著作權是對於「著作」的權利。其中最核心而具有經濟價值者當 推重製權。著作權的英文copyright(指拷貝權righttocopy) 即指明此一權利。我國法所說著作權,包括「著作人格權」及 「著作財產權(重製權屬之)」(著3、Ⅰ③)。➠體系地位:著作權法在整個智慧財產權的體

3、系中,屬於促進 「文化」發展之智慧財產權法(著1)。➠保護目的:賦予著作權,目的在鼓勵並保障「創作」的行為。➠權利取得:74年起,改採「創作保護主義」,只要創作完成就 自動受到保護,不需登記,縱使未出版也一樣受到 保護。4二、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著作人及著作著作權採「創作保護主義」,故認定「著作人」乃著作權保護最根本問題。➠著作人:無論自然人、法人、本國人、外國人均受保護。➠認定標準:(著10-13)㈠原則:創作著作之人(著3Ⅰ②)。㈡例外:⒈受雇人職務著作:原則-受雇人(著作財產權歸雇用人)例外-契約約定雇用人⒉受聘人受聘著作:原則-受聘

4、人例外-契約約定出資人⒊推定(著13):在作品上以通常方法表示著作人之本名或眾所周知之別名者。➠得以證據推翻。5著作權法保護的範圍?➠觀念(Idea)vs.表達(Expression):觀念或方法乃一種想法或概念,為抽象存在;表達則是對於特定 觀念或方法的對外展現,乃具體可以感知的。➠著作權法保護的是表達(Expression),而不及於表達所隱含之 觀念(Idea),如思想、程序、製程、系統、操作方法、概念、 原理、發現。(著10之1) 例:攝影比賽得獎照片,著作權保護的是該「照片」,未經攝影 者同意不可利用該照片,但任何人都可以自己拍攝

5、。➠區分「觀念」與「表達」,目的在限制著作權保護的範圍,將其 限制在「表達」之保護,以免保護過大,造成著作權人對知識的 壟斷,影響文化與科技的繼續發展。6著作權法保護的著作類別:(著5)語文著作(詩、詞、小說、劇本、學術論述、及演講等)音樂著作(曲譜、歌曲等)戲劇、舞蹈著作(默劇、話劇、歌劇等)美術著作(版畫、漫畫、素描、雕塑等)攝影著作(照片、幻燈片等)圖形著作(地圖、設計圖等)視聽著作(電影、錄影、影碟等)錄音著作(唱片等)建築著作(設計圖、模型、建築物、及增建物等)電腦程式著作(套裝軟體、原始碼、目的碼、微碼、模組、架構、次序、及組織

6、等)7三、著作權:因著作完成所生之「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著作人格權(不得讓與或繼承):以著作權人自己人格為標的之權利。專屬於著作人本身,不得讓與或繼承。種類:⒈公開發表權(決定要不要對外發表之權利)。⒉姓名表示權(決定要以本名、別名或不具名方式對外發表之權利)。⒊同一性保持權(禁止他人以歪曲、割裂、竄改或其他方法,改變其著作之內容、形式及名目同一性之權)期間:無期間之限制(著18)8➠著作財產權(得讓與或繼承):種類:⒈重製權。⒉公開口述權。⒊公開播送權。⒋公開傳輸權。⒌公開上映權。⒍公開演出權。⒎公開展示權。⒏改作權。⒐編輯權

7、。⒑散布權。⒒出租權。⒓(輸入權)。期間:原則-著作人終身及其死亡後50年(著30)例外-著作公開發表後50年(著32-34)9四、著作權限制-著作的「合理使用(fairuse)」:基於某些學術、言論、新聞或其他公益考量,法律上利用人雖未經授權,得在一定範圍內利用他人著作,而不構成著作財產權之侵害,乃著作權法所特別賦予利用人之特權,非利用人的積極權利(rights),故不發生轉讓問題。➠伯恩公約關於合理使用之認定標準:(第9條第1項)⒈限於相關特定之情形下。⒉未與著作之正常利用相衝突。⒊不致於不合理地損害著作人法定利益。➠著作權法關於合理使

8、用之認定標準(著65Ⅱ、Ⅲ)⒈利用之目的及性質,包括係為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⒉著作之性質。⒊所利用之質量及其在整個著作所佔之比例。⒋利用結果對著作潛在市場與現在價值之影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