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绪行为管理课件.ppt

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绪行为管理课件.ppt

ID:56964255

大小:225.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7-22

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绪行为管理课件.ppt_第1页
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绪行为管理课件.ppt_第2页
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绪行为管理课件.ppt_第3页
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绪行为管理课件.ppt_第4页
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绪行为管理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绪行为管理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認識兒童內外向性問題行為 -憂鬱、自傷、自殺、反抗行為王加恩兒童臨床心理師台北馬偕醫學中心精神科教育部部定講師1情緒障礙(Emotionaldisturbance)依行為表現將情緒障礙分為四類對外發洩型(Acting-out):常出現打架、罵人、憤怒等攻擊行為。內向退縮型(Withdrawn):過分安靜、退縮、缺乏自信、被動、情緒低落等行為表現。自我防禦型(Defensive):愛撒謊、欺騙、逃避工作、不負責任、逃家、逃學等。人格瓦解型(Disorganized):與現實脫節、行為脫序。外向性行為Externalizebehavior:1,3內向性行為In

2、ternalizebehavior:22孩子在校常見的行為困擾外向性行為(違規犯過行為)暴力攻擊行為;威嚇行為言語攻擊、罵髒話不順從反抗行為,如不守規矩或擾亂上課秩序濫發脾氣反抗權威、誣蔑師長破壞公物逃家、逃學撒謊偷竊長期缺席或經常遲到、請假衝動、倔強傷害小動物孤立他人內向性行為(情緒困擾問題)憂鬱、情緒低落焦慮緊張、神經質畏縮、羞怯、過度安靜人際關係缺乏、獨來獨往自卑,缺乏自信不敢表現自己意見敵意情緒自虐或自傷行為自殺意念或行為評估方式1:家長與師長評估方式2:孩子自填量表評估方式3:遊戲,投射測驗評估31.至少兩週內有憂鬱心情或失去興趣或喜樂2.幾乎每

3、日同時出現下列症狀五項(或以上):(1)持續有憂鬱心情(易怒)(2)興趣減少(3)體重明顯下降或增加(4)失眠或嗜睡(5)情緒激動或遲滯(6)疲累或失去活力(7)思考能力或專注力減退(8)無價值感或罪惡感(9)反覆想到死亡兒童憂鬱症的盛行率:2%(Poznanskiet.,al.,1994);20﹪憂鬱狀態男女小學學童的比例女:男=1:1何謂憂鬱症?4兒童憂鬱症常見的症狀(I)生理症狀食慾減少、發育減緩睡眠困難疼痛腸胃問題常常無緣無故生病;身體化症狀5兒童憂鬱症常見的症狀(II)情緒表現憂鬱心情易怒或容易失去耐心對日常事物失去興趣過度害怕擔心過度壓抑過度的

4、罪惡感,低自尊缺乏自信,猶豫不決不規則情緒或情緒平板容易感到疲累無力,活動量減低6兒童憂鬱症常見的症狀(III)認知困難/認知扭曲對外界失去信任與希望,甚至出現自殺想法缺乏問題解決技巧(原發與次發)對外界充滿敵意人際關係困難或減損社交的孤立人際技巧困難;無法建立或保持良好人際關係不適當的行為/其他特殊表現反抗;言語或身體攻擊;逃學;翹家;混幫派拔毛;攻擊行為;不當飲食行為自傷或自殺意念或行為學習能力困難注意力渙散,學業成就減損,但此狀況無法以智能不足或生理因素解釋之7自傷行為(Self-Injury)定義:個體傷害自己或將自己至於險地。自殺則是一種極端的自

5、我傷害形式過度自我要求(Self-critical)的孩子是產生自我傷害行為的高危險群兒童自傷行為的原因罪惡感無法發洩的憤怒無助感博取他人注意報復他人緊張情緒的激烈反應行為家庭因素生理因素8兒童與青少年憂鬱、自傷及自殺行為發展階段階段一:難以忍受的壓力階段二:沮喪,憂鬱,寂寞的情緒階段三:嘗試去適應(行為的改變)階段四:累積的挫折,被排斥感,無望感階段五:自殺念頭與趨力出現階段六:嘗試自殺/自傷(被死亡吸引)階段七:環境對自殺行為的反應階段八:孩子更確信對生命的悲觀看法階段九:持續的挫折導致最終的自殺行為9憂鬱的成因Ref:Mash&Wolfe,2002基

6、因/體質家庭經驗人際能力情緒調節失調對自我與他人的核心信念生活壓力憂鬱10憂鬱、自傷、自殺危險因子遺傳基因自我控制感低落僵化的認知型態:如二分法或過度負向思考氣質因素/人格因素:如難教養氣質、過度敏感負向、反社會型、邊緣型等人格違常者學業及人際挫折性傾向不穩定生命的導火線如-家庭關係惡化、轉學、失戀、面臨大考家庭因素-待罪羔羊家庭暴力,家庭虐待父母或家人的憂鬱與自殺父母的否認與理想化凝聚力不足:過度疏離的家庭情感涉入過高:極端緊密共生的家庭過度完美主義/成就取向的家庭情感表達不足:不允許家庭情感表達家人的問題解決能力其他11自殺前的警訊行為的變化:突然、明

7、顯的行為轉變;學習減退;放棄重要的物品,把珍貴東西送人;增加物質濫用;自我傷害行為頻繁;暴力或叛逆行為增加語言的變化:時常討論死亡;表現想死的念頭或語言思考的變化:覺得絕望與無助,絕對負向想法情緒的併發症狀:社交退縮;情緒低落,完全失去喜樂狀;不滿、易怒;容易焦慮緊張;睡眠飲食變化;身體不適環境的變化:a.重要人際關係的結束。b.家庭發生大變動,如財務困難、搬家。c.顯示出對環境的不良因應,並因而失去信心12緊急專業處理確認危險性高低降低無助、自責、負向自殺意念;激起正向希望與未來目標連絡家長與學校輔導單位避免危險環境與物品專人陪伴與觀察;思考是否需要限制

8、自由,給予保護不自殺契約/求助專線正向行動計畫尋求專業,必要時須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