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的教学设计.doc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的教学设计.doc

ID:56981244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30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美国教育学家克莱恩曾说过:“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做中学’。”本节课中,学生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史”,学习模型构建的一般方法并感悟所蕴含的科学思想,然后在此基础上,动手构建DNA的物理模型,最后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比较和归纳,水到渠成得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所有知识的建构都是由学生主动完成的,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的教学设计正符合了“生本位”的教育理念。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一节是新课标浙科版必修2

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由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构成。理解DNA的分子结构,既有助于从分子水平理解基因的本质,同时也是学习后面的“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基因工程、生物的进化……”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生物学科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2.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他们自然会产生“DNA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怎样的结构?”这样的疑问,而这正是促成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奋点。此外,学生通过必修一已掌握了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

3、知识,这为学习本节内容也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学习的障碍:尽管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其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还不完善,这就需要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加以引导;学生更擅长于形象直观思维,其空间想象力不足,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有必要通过直观的模型构建,以增强其理解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DNA的双螺旋结构,理解DNA分子的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感悟科学研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四、教学模式与手段:在

4、本节教学运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学生通过“了解DNA结构的发现史→观察模型→制作模型→展示模型→分析模型”等环节,主动建构DNA分子的结构特点等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启发式教学为主,并不断穿插使用模型建构法,观察法、讨论法、诱思探究法、问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的若干用具。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课题引入视频播放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片段,问:1、这届开幕式被世人给予极高的评价,它展示了人类历史的长河。那么刚

5、刚在屏幕上用激光打出的是什么图案呢?2、在这样的盛会上为什么要打出这样的图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知识,重申DNA的重要性)3、谁能说一说DNA具有怎样的结构?教师抓住学生的知识盲区和求知欲,顺势引出本节课题------DNA的分子结构学生饶有兴趣的观看视频,并很快辨认出是DNA。学生集体回答:1、DNA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出:因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对DNA的认识标志着人类对生命奥秘的探索进入了新的阶段。3、学生根据视频图像和已有的知识可以回答出“螺旋的,两条链,像麻花……”这样的答案,而无法回答出DNA的具体结构。利用视频导

6、入新课,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使学生自我发现现有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兴奋点和强烈求知欲。跟随科学家的足迹,探寻DNA的明确DNA的分子组成教师布置学习任务: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5,认识DNA分子的组成。2、在了解了DNA分子组成的基础上,四人为一组,每组利用课前发放的材料用具组装8个脱氧核苷酸。教师巡视学生组装脱氧核苷酸的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在学生任务完成后,教师提问:1、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脱氧核苷酸由哪几部分组成?3、我们可以组装出几种脱氧核苷酸?引导学生辨认每种脱氧核苷酸的名称。小组成员在自学DNA分

7、子的基础上,合作组装DNA分子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学生根据自学的知识和实际的操作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1、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2、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磷酸、脱氧核糖,碱基)3、有四种脱氧核苷酸。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声读出每一种脱氧核苷酸的名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明确脱氧核苷酸的构成,及每种脱氧核苷酸的差异。空间结构组装脱氧核苷酸链讲述:20世纪四十年代,科学家们已经弄清了DNA的分子组成,并且也认识到DNA都是由脱氧核酸链构成的。问:那么脱氧核苷酸又是如何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的呢?引

8、导学生回顾蛋白质的构成,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教师动画演示脱氧核苷酸链的形成过程。并布置学生任务:请各小组成员在观看完动画演示后,合作组装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在学生动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