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双受精.doc

被子植物双受精.doc

ID:56986138

大小:6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30

被子植物双受精.doc_第1页
被子植物双受精.doc_第2页
被子植物双受精.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被子植物双受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高等植物的生殖细胞不是早已分化好了的,而是到个体发育成熟时才从体细胞中分化形成的。高等植物有性生殖的全过程都是在花器里进行的,包括减数分裂,受精和产生种子。1、被子植物的雄性配子的形成过程:雄蕊的花药中分化出孢原细胞(archesporialcells),再分化为花粉母细胞(2n),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孢子,再进一步发育成4个单核花粉粒。单核花粉粒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再经一次有丝分裂,才形成为一个成熟的花粉粒,其中包括两个精细胞(n)和一个营养核。这样一个成熟花粉粒在植物学上称为雄配子体。2、被子植物雌性配子的形成过

2、程:雌蕊子房里着生胚珠,在胚珠的珠心里分化出大孢子母细胞(2n),由一个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直线排列的4个大孢子(n),靠近珠孔方向的三个退化解体,只有远离珠孔的那一个继续发育,成为胚囊。发育的方式是细胞核经过连续的三次有丝分裂,每次核分裂以后并不接着进行细胞质分裂,形成雌配子体。胚囊继续发育,体积逐渐增大,侵蚀四周的珠心细胞,直到占据胚珠中央的大部分。8核胚囊,每端4个核,以后两端各有一个核移向中央,叫做极核。在有的物种中这两个核融合成中央细胞。近珠孔的三个核形成三个细胞,一个卵和两个助细胞。另一端的3个核形成三个反足细胞。在有些植物中,反足细胞可分裂

3、为多个细胞,如水稻,小麦。受精植物在受精前有一个授粉的过程。成熟的花粉粒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授粉。授粉又有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之分。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中雄蕊中的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如大麦,小麦,水稻,大豆,豌豆,芝麻等作物都是自花授粉的。严格自花授粉的一定是两性花,即雌雄同花,但是,两性花的植物不一定都是自花授粉的,而更多是的异花授粉。异花授粉是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异花授粉又有同株异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也有人只把异株异花授粉叫做异花授粉,而把同株异花授粉归入自花授粉的范围。有的植物既能进行自花授粉又能进行异花授粉,如棉花,又称为常

4、异花授粉。各种植物的天然异花授粉百分率既受遗传的控制,也受开花时外界环境的影响。花粉落在柱头上以后,吸收柱心上的水分,花粉内壁自萌发孔处突出,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心沿着花柱向子房伸展。在伸长过程中,花粉粒中的内含物全部移入花粉管,且集中于花粉管的顶部。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花粉管通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然后穿过珠孔进入珠心,最后到达胚囊。花粉管进入胚囊一旦接触助细胞,其末端就破裂,管内的内含物,包括营养核和两个精子一起进入胚囊,接着营养核解体,一个精核(n)与卵细胞融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这

5、一过程称为双受精。这是被子植物新特有的现象。受精以后,整个胚珠发育为种子。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胚,胚乳和种皮。胚和胚乳是双受精的产物,而种皮不是受精的产物,而是母体组织的一部分。双子叶植物的种皮由胚珠的珠被发育而来,单子叶植物中禾本科的种子称为颖果,颖果上的种皮常与果皮合生而不易区分。总之,不论是种皮还是果皮都是母本花朵的营养组织,与双受精无关。胚,胚乳和种皮的染色体数分别为2n、3n和2n。胚和胚乳的遗传组成是雌雄配子结合的产物,而种皮或是果皮是母体组织的一部分,在遗传学上,种皮与胚,胚乳不属于同一个世代。其实种子是不同世代组织的嵌合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