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ppt

高二政治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ppt

ID:56991019

大小:47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7-25

高二政治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ppt_第1页
高二政治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ppt_第2页
高二政治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ppt_第3页
高二政治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ppt_第4页
高二政治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一、课标要求二、知识回顾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表现横向:唯一没有中断古代辉煌(历程)纵向:从古至今,延绵不断含义不同形式的文化—独特性意义见证原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包容性博大精深不同地区的文化—区域性不同民族的文化—民族性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成因关系具体表现与中华文化

2、的关系意义近代衰微(原因)再创辉煌(措施)(发展历程)(内涵)文字作用汉字作用汉字史学典籍参考答案(1)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2)其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古代辉煌近代衰微当代再创辉煌(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历程辉煌历史悠久的重要见证.(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艺术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感受不同文化,反映中华文化博大多彩,有丰富的地区性和民族性.(5

3、)中华文化的作用(6)怎么做?(1)2557年、思想内涵----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2)“和而不同”----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4)孔子思想的许多精华在国外备受推崇------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这对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共同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问题2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诞辰2557年,今天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在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前后,世界各地举行“2006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得到许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据统计,海内外一些国家

4、和地区现有孔庙1300余座,许多孔庙在孔子诞辰日都举行祭孔活动,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是一笔丰富的文化资源。孔子思想“民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念,“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等思想精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举办这项活动将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搭建一个很好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上述材料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3)中国传统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2006年3月16日报纸载

5、文指出,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惟有中华文化具有持续发展、从不间断的稳定性,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总是能够吸纳外来文化优长之处为己用,而从不被外来文化同化。辨析: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它具有包容性。(1)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正确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明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具有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汉字的使用、史学典籍的传承。(4)该观点没有看

6、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其他原因,是不全面的问题31、下列能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历经沧桑至今仍在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C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异同特别提醒:四、深入理解同:都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异:从发展历程从内涵上①独特性②地域性③民族性B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①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

7、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②中国自华夏以来,留有丰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特别提醒:源远流长的表现不等于其原因表现: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不等于从未被入侵)原因:①汉字②史学典籍③包容性3、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是()①一种文化包含着另一种文化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③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④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C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包容不等于包含、融合、

8、同化、趋同特别提醒:4、(2006宁夏模拟)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在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简体字、汉语拼音。目前,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台湾与大陆所达成的共识说明()A.汉字是连接两岸的精神纽带B.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