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课件.ppt

高二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课件.ppt

ID:56991034

大小:509.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7-25

高二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课件.ppt_第1页
高二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课件.ppt_第2页
高二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课件.ppt_第3页
高二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课件.ppt_第4页
高二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关爱海洋海洋污染物来源:主要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以及海上活动排放的废弃物;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分布:种类:重金属、农药、有机物质、固体废物和废热水中的热能和石油危害:损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的健康。妨碍人类海洋生产活动;降低海水质量;破坏海洋生态例二:石油入海流石油是海洋污染物中最主要的一种。据估计,通过各种途径每年进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千分之五。石油进入海洋的途径有:1、海洋运输与港口建设2、海上油田的开发石油平台发生事故石油污染的危害1、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破坏

2、海滨娱乐场所;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2、由于石油的密度小,且不溶于水,一旦进入海洋,石油就会漂浮在海面上,一方面隔绝了水和空气之间的氧气交换;另一方面石油的氧化,需要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海水中严重缺氧,会使海洋中的生物很快窒息死亡。石油污染对海洋的影响是最大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一是改进运输方式,比如可以铺设海底输油管道二是对油轮进行改造,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漏油事件三是对于陆源性污染,我们可以采取回收利用的办法,减少排入海洋的废水。但仍有可能出现石油泄漏,出现漏油现象应积极清污,将危害减少到最低。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方法具体做法分

3、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沉降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吸收利用麦杆、泥炭、聚苯乙烯等吸收石油围栏用围栏圈住回收放任让其自然分解燃烧海洋生态破坏--原因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排放污染物一—造成海洋污染;过度捕捞一—造成生物数量减少;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以及一些自然灾害,如海底火山爆发、海啸、海底地震等,也会使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改变。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

4、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赤潮形成的原因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人为)农民施用的化肥、农药等随径流入海,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海水养殖投喂大量饲料,使有机质和营养盐在水体中富集。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自然,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水文、气象、海流、海况)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海水流速缓慢或停滞的内湾,较封闭的海湾赤潮的影响:一、破坏海洋生态平衡pH值升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其它生物减少,水体缺氧二、

5、破坏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潮生物分泌粘液附着在鱼类的鳃上,使其窒息死亡;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使鱼类中毒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鱼类缺氧窒息死亡。三、危害人类健康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我国沿海易发生赤潮的区域及发生时间在江、河口海区和沿岸、内湾海区及养殖水体比较容易发生赤潮,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东海的劫难东海,陆架面积42.8万平方公里,海产品捕捞量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曾是我国富饶的"鱼仓",中国渔业的骄傲。但,就是这块神圣的海域,却遭到了生于斯、长于斯、富于斯子民们带给它的空

6、前劫难。他们采取了:布下天罗地网,一网打尽围捕不分老幼,斩尽杀绝重炮狂轰滥炸,在劫难逃操棒敲鼓作业,斩草除根后果:掠夺性捕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致使东海渔业资源,无论是在总体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明显下降。而四大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枯竭,更是无法弥补的损失。目前东海资源密度只有50年代的43%。从大黄鱼产量可见一斑,1974年为10.8万吨,1977年为0.6万吨,1990年急剧减少为0.2万吨。红树林: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因砍伐时遇铁变成红色而得名。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海南保护红树林各

7、类水禽自由飞翔红树林的作用:1、红树林的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2、红树林还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的红树林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红树林濒临灭绝。红树林资源锐减换来的是:海滨生态环境恶化、滩涂海洋经济动物产量下降60~90%、近海鱼苗资源明显下降、珍珠养殖出现危机、赤潮灾害日趋严重、海洋国土侵蚀、港口淤积率提高、台风暴潮经济损失急增、滨海置荒土地增多及海洋景观日趋单调。破坏红树林的后果六年前,茂密的红树林如今的黄土海平面上升

8、原因气侯变暖地面沉降危害措施不惜代价地修筑和加高沿海堤坝放弃现有沿海地区加强环境保护,降低无霜期他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海洋环境保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